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156篇
综合类   54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72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该文阐述了BM A、水泥复合改善花岗岩粘附性研究。通过室内水稳定性实验,对比研究BM A、水泥、消石灰、TW-1型抗剥落剂和矿粉对花岗岩与沥青粘附性的改善作用。研究发现BM A、水泥复合改善花岗岩与沥青粘附性具有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为海南西线高速公路BM A试验段提供科学合理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2.
23.
通过对武广客运专线广东韶关至花都段花岗岩地段钻孔岩芯特征的相关分析,揭示了该花岗岩地段球状风化具有“上小下大、上多下少”的地下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24.
25.
钛酸酯偶联剂改善花岗岩与沥青粘附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采用了钛酸酯偶联剂改善花岗岩与沥青的表面特性,使花岗岩与沥青的粘附性等级达到了3~5级,尤其,当沥青中掺加0.45%(按沥青质量计)的钛酸酯偶联剂时,花岗岩与沥青的枯附性可达到5级,且与未使用钛酸酯偶联剂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相比,其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显著提高,同时,马歇尔稳定度和动稳定度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由于国家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含量提高,上海港特殊重型机械设备、大型花岗岩等重大件货物装卸量不断增加,重大件已成为上海港装卸的主要货种之一。我张华浜港务公司是上海港装卸重大件货物的主要港区。目前,由于缺乏足够的大吨位轮胎式起重机,使得库场机械装卸能力小于码  相似文献   
27.
花岗岩风化土是花岗岩或片麻岩经久风化成松脆状的残积土。其主要成份是石英砂,长石、细砂和高岭粘土,颜色大致成青灰色或红灰色,PH值检验约为5.2~5.8,呈弱酸性,塑性指数一般是10~18。这种土在我省珠江三角洲一带分布甚广,一般多见于地表层,易发现,易采掘。1990年7月,深圳市公路公司委托广东省交通科研所对花岗岩风化土铺筑路面基层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8.
针对全风化花岗岩填料特殊的工程性质,通过开展全风化花岗岩路基现场改良试验及换填试验,对浏醴高速公路路基94、96区全风化花岗岩换填处治、石灰改良及水泥改良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分析各种处治方式的改善作用、施工控制性、可维护性,以指导全风化花岗岩地区的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29.
浏醴高速公路风化花岗岩路用特性试验与铺筑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浩成 《中南公路工程》2012,(4):118-123,127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针对浏醴高速公路通过风化花岗岩地区,开展利用风化花岗岩材料路基路用特性试验研究,进行了室内物理力学强度试验和现场压实碾压试验。在深入风化花岗岩填料的液塑性实验和CBR实验、风化花岗岩静碾压实机理分析、风化花岗岩路堤碾压过程分析和风化花岗岩路基填筑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风化花岗岩路基的处理和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浏醴高速公路填挖平衡、节约用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华福才 《隧道建设》2012,32(3):341-345
结合已开工建设的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的工程实际,针对青岛城市特色及地铁工程特点,对地铁线路埋深进行了分析总结思考。依据不同的规范及理论公式进行地铁隧道覆跨比推算,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量化理论值。针对3号线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及非技术难题,从施工技术、环境影响、工程经济、功能需求和出入口的设置等角度对花岗岩地层中地铁隧道的埋深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定性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手段,充分利用青岛地铁既有硬质花岗岩自身良好的自稳条件,从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节约工程投资等角度出发,建议青岛市后续地铁线路宜选择适当埋深、暗挖方法,地铁隧道覆跨比选择对于车站隧道采用0.9~1.1,区间隧道采用0.5~0.6比较适合青岛地区隧道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