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214篇
综合类   145篇
水路运输   61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55CrSi循环蠕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黎霞  田小革 《中外公路》2000,20(1):46-48
首先简要分析了四种常见粘弹性模型及同济大学提出的"四单元五参数"模型等对沥青混凝土的适用性,认为"四单元五参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沥青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最后以诺丁汉仪动蠕变试验结果求出沥青混凝土动态粘弹性参数.  相似文献   
23.
为了确定ECA-10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性能,采用简单性能试验仪进行动态模量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运用时温等效原理和修正Burgers模型分别构建了ECA-10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和黏弹性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ECA-10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普遍较高,抗变形能力较强;依据Sigmoidal函数方程,建立了参考温度为20℃时ECA-10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线簇光滑连续,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在相同荷载作用次数下,ECA-10型沥青混合料随着温度或偏应力的增大,其动态蠕变逐渐增大。建立了重复荷载作用下ECA-10型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力学模型,相关性系数在0.98以上,其拟合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4.
该文基于单位时间恢复的耗散蠕变应变能,建立了沥青混合料愈合率确定方法,并研究了4种不同沥青混合料的愈合特性.试验包括重复荷载试验和周期回弹模量试验.为了消除混合料损伤大小对愈合参数的影响,定义标准愈合率为DCSE/DCSE<,applied>.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10℃时,沥青混合料的愈合率会显著增大,且集料结构特性(如集料骨架、沥青膜厚度和VMA)比聚合物改性剂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5.
在对辽宁沿海地区软土形成和分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室内直接剪切流变试验结果,从流变学的观点分析了辽南海积软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的特点。建立了该地区软土路基的流变本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及求参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和模型分析表明:海相成因的淤泥质粉质粘土路基的流变特征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6.
通过低温弯曲试验、弯曲蠕变试验和费用效益比分析,与新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对比,综合评价了再生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纤维能够增强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效果虽然略差于新聚酯纤维,费用效益比综合指标却与新聚酯纤维相当,加上其显著的环保效益,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7.
通过选取有效的高温蠕变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MARC建立先张法预应力桥梁板的三维模型,同时引入板底单面受火的瞬态温度场,对火灾下预应力钢束应力松弛现象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火场温度越高预应力钢束的蠕变现象越明显,预应力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28.
结合水对软土的工程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结合水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选取天津软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结合水的等温吸附试验及原状土和不同结合水含量下重塑土的固结蠕变试验。从结合水角度对原状土的固结蠕变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就结合水类型及含量对重塑土蠕变特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等温吸附试验中90%相对湿度节点为土中强、弱结合水的界限,98%相对湿度节点为弱结合水和自由水的界限;相应的,土中强结合水吸附量为13.2%,弱结合水吸附量为22.6%;另外,水化中心的改变导致强结合水阶段吸-脱附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原状土固结蠕变过程中,当固结压力p>400 kPa后,土体的次固结受弱结合水控制,此时结合水排水比自由水困难许多,这是原状土次固结系数在400 kPa后开始逐渐减小的原因之一;原状土在整个固结蠕变过程中排出了12.1%的自由水和9%的弱结合水,没有强结合水排出。在强结合水范围内重塑土的次固结变形及次固结系数对结合水量的变化并不敏感,进入强、弱结合水共存状态后,结合水量对重塑土次固结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次固结变形量及次固结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呈现加速增加的趋势,说明弱结合水是软土固结蠕变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9.
利用改装的剪应力控制式直剪仪对南宁非饱和膨胀土进行了一系列直剪蠕变试验和加–卸载剪切回弹试验,得到了剪切蠕变曲线和剪切回弹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土在同一竖向应力条件下,剪应力和含水率越大其塑性和流变特性越明显;在同一含水率、同一剪应力条件下,竖向应力越小其塑性和流变特性越明显。根据对试验曲线的分析得到了膨胀土的剪切变形是由瞬时弹性变形、瞬时塑性变形,弹性滞后变形,粘塑性变形等组成。提出了膨胀土剪切蠕变的九元件模型,并通过拟合确定了相应的剪切蠕变方程和流变参数.研究结果为膨胀土流变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沥青混合料变形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预估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提出利用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条件、"时间硬化"幂函数蠕变法则的线性Drucker-Prager蠕变模型对单轴静载蠕变试验的沥青混合料变形进行粘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沥青混合料的静载蠕变试验解析解和有限元解的一致性,发现线性Drucker-Prager蠕变模型适合于描述破坏阶段出现较晚的沥青混合料的蠕变性能,可用于预测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进而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