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4篇
  免费   144篇
公路运输   1225篇
综合类   1091篇
水路运输   1457篇
铁路运输   1043篇
综合运输   29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引航是港口“名片”,代表着国家口岸的形象,又是港口生产的重要环节。引航员们肩负着如此重任,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大胆创新、不断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深知,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以下几个片断可见我国港口引航系统坚持创新求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设计和工艺设计集成研究课题(DPPI)的最新进展。该课题对产品设计早期阶段改善设计和工艺设计间联系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由于产品的制造成本主要发生在制定产品设计任务书和产品设计阶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尽早且成功地评价可制造性和加工成本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回顾了快速开发产品的过程在工业方面对设计与制造环境进行集成所提出的必要性。另外,本文也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最新进展。文中还对概念设计和业已完成的工艺设计原型系统进行介绍。最后,本文还对能将设计和工艺设计集成起来的机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简要的介绍,其中包括了信息模型和语言接口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3.
精细化需求预测是铁路提高收益的重要基础.本文考虑了铁路产品属性对于旅客选择行为的影响,构建具有一定偏好顺序的产品集合来表征不同类型的旅客.在此基础上,利用客票存根及余票数据,建立预售期内旅客选择过程的极大似然函数,求解得到不同旅客类型的出现概率.首先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计算可行性,然后通过实证数据,估算了北京南至上海虹桥方向不同旅客类型在各时段的出现概率,进一步统计得到旅客在不同时段下铁路旅客buy-up行为概率及属性敏感度的变化,并提出一些可用于优化售票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为划分公路城际出行链模式并分析其形成机制,本文考虑城市内部换乘过程,解析了公路旅客城际出行过程.利用昆明市1 757份公路旅客出行调查问卷数据,提取了公路城际出行链结构特征.通过测算出行链结构值,提出了公路城际出行链模式的划分方法,将公路客运城际出行链模式划分为Ⅰ、Ⅱ、Ⅲ类并分别获取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昆明市公路城际通道的平均运距为237.95 km,公共交通是公路城际出行过程中城市内部换乘的主要交通方式;昆明市公路城际出行链的3类模式占比为13.9∶6.4∶4.7,整体结构较合理;其中,Ⅱ类出行链模式最能体现均衡、稳定的形成机制.对公路城际出行链的形成机制分析发现,收入因素是促使出行链结构合理化的重要动力;造成出行链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是市内出行延误,而非城际通道出行过程.  相似文献   
995.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在规划定位、规划目标、内容体例、技术方法、规划实施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总结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特点:以问题为导向、融合城市总体规划、提倡以人为本理念、广泛应用定量技术方法。指出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规划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价值理念与实际行动脱节、规划实施评估环节缺失、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缺乏、相关法规技术标准陈旧。结合城市交通发展新趋势,展望未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重点方向:强化多规融合、强调以人为核心的规划、加强规划评估和滚动编制、加强技术创新与行业规范、深化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96.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关角隧道埋深大,穿越高地应力区及软弱围岩区,所通过区域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板岩段岩体软弱破碎,施工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大变形,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持续时间长、变形破坏不均匀.从围岩岩性、构造应力、地下水条件等分析,关角隧道板岩段大变形主要为围岩塑性流动变形,在有地下水出露区段表现为膨胀变形.对变形段采取封闭工作面、径向注浆、横撑加固、拆换处理等措施,对未开挖段采取加强初期支护、采用双层支护、优化初期支护曲率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处于"汶川5.12"强震区龙门山断裂带之前山活动断裂及中央活动断裂之间的在建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4号横洞工区隧道小净距D3K87+500~+350段大变形破坏现象,在现场调绘、岩石试验、地应力测试及监控量测数据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地质构造、围岩条件、地震作用、地应力场、地下水及工程结构形式和施工影响等方面对隧道小净距段的大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成因机制。主要结论有:(1)小净距段呈现仰拱左右剪切错动、边墙侵陷、拱顶沉降为特征的纵向张裂变形特性;(2)大变形成因机制可归纳为软弱破碎的围岩条件、复杂活跃的地质构造条件、高应力场条件、地形偏压作用、地下水软化作用等客观地质环境因素及小净距隧道结构形式、施工影响及较弱的支护措施等主观因素的综合影响;(3)小净距结构形式的设置位置应综合考虑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应力场及地震震裂作用等客观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4)研究结论对强震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川藏、滇藏铁路破碎围岩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温州市域铁路S1线采用公交化的运营模式,对列车速度的控制要求高,牵引负荷较大,列车自动过分相时运行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证。采用同相供电技术可以取消变电所出口处的电分相,并可较好地解决负序问题。本文以单相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为例,介绍了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的结构及原理,并基于相关牵引设计资料搭建单相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负序有很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失海的渔民     
渔民的“失海”使渔民群体的贫富分化开始加剧,部分陷入了“赤贫”。如何缓解“失海”渔民的困境?这需要以维护渔民权益为核心,进行包括失海渔民利益补偿机制、渔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发展远洋渔业的政策扶持等一系列制度更新。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电力电子技术构建的新型牵引供电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当前牵引供电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存在着谐波、无功、负序、通信干扰、"过电分相"等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中"过电分相"还对高速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了威胁.文章提出了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和不同接线方式的变压器以及AT牵引网构成的新型牵引供电系统.新系统采用了AT供电方式,具有综合经济技术性能优越的通信防护效果,利用电力电子技术滤除了谐波、补偿了无功、消除了系统不平衡,实现了同相供电,解决了过电分相问题.分析仿真证实新型牵引供电系统不但可以解决当前牵引供电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且可以提高供电的质量与效率,增强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