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498篇
综合类   200篇
水路运输   147篇
铁路运输   373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及其在自动调平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原理及其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 ,分析了它在自动调平系统应用中的结构形式和提高控制精度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2.
讨论超声波法在半刚性材料、水泥材料及聚合物改性水泥材料等公路工程土工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发现超声波法除可测定材料的动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外,还可利用波形和波速等研究材料破坏断裂的过程及破坏情况;超声波法测定材料的动弹性模量与静力试验测定的弹性模量等静力学参数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介绍的 ICC 型流量计已广泛用于工业各个方面,如化学、医药、污水处理和带有杂质液体的输送。这种流量计的使用很方便,只要将传感器用“Ky”型特种胶水贴接于管路上就行了。文中介绍传感器的定位操作,以及传感器的性能和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4.
介绍轴承疲劳失效的预测,可通过超声波显微镜测量的V(z)曲线,测定弹性表面波声速的变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65.
张东华 《中外公路》2019,39(2):232-236
采用L9(33)田口方法设计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PPF)掺量、温度及养护龄期3个因素对混凝土高温损伤后残余抗压强度及超声波速的影响,并对试验中各因素水平的信噪比(S/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PPF掺量为0.3%,温度为400℃,养护龄期为28d时,对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损伤最低。此时,其残余抗压强度为52.24 MPa,超声波速为4.18km/s,高温损伤指数为0.15。方差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混凝土高温损伤性能的最显著因素,其贡献率达到82.60%。  相似文献   
66.
马溁 《公路与汽运》2014,(6):173-178
在介绍超声波透射法对桥梁灌注桩完整性检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灌注桩检测实例,总结检测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灌注桩检测和施工养护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波透射法能较好地反映桩身的完整性,特别是声测管数为4根时,基本可以覆盖整个桩身剖面,足以满足检测要求和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检测的智能红绿灯设计方案。该方案是在模糊算法的支持下,可根据交叉路口不同方向上动态的车流数量,确定红绿灯的时长分配,以替代传统的固定配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通畅度。  相似文献   
68.
本系统的硬件是基于ARM7,软件是基于μC/OS-Ⅱ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介绍了以ARM7为控制核心的超声波汽车停车泊位检测报警系统,重点分析了超声波测距的原理、超声波收发器与ARM7的连接与实现以及系统的软件流程设计。在汽车电子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针对应用超声波检测预应力波纹管孔道压浆质量的问题,通过人为对波纹管孔道设置缺陷,在波纹管孔道全空、1/4密实、1/2密实、3/4密实、完全密实并埋入混凝土板中的各种情况下,再使用超声波检测。试验结果证明:超声波法可有效评价预应力波纹管孔道的压浆质量。  相似文献   
70.
钻孔灌注桩超声波检测方法与缺陷判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一种准确判定缺陷性质、位置和大小的较合理的检测方法,并指出了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国家规程中三种缺陷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最新研制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