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5篇
  免费   1319篇
公路运输   8392篇
综合类   3727篇
水路运输   418篇
铁路运输   6416篇
综合运输   2381篇
  2024年   286篇
  2023年   653篇
  2022年   785篇
  2021年   883篇
  2020年   911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370篇
  2017年   459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687篇
  2014年   1065篇
  2013年   1098篇
  2012年   1111篇
  2011年   1338篇
  2010年   1219篇
  2009年   1231篇
  2008年   1226篇
  2007年   1076篇
  2006年   861篇
  2005年   742篇
  2004年   762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0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结合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机在复杂工况下刀具修复方案的成功实施,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2.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盾构施工中遭遇障碍物(如桩基、围护结构等)的情况。结合上海轨交13号线武宁路站—长寿路站区间隧道工程,介绍和分析了盾构工作井内通过单侧长距离水平冻结后采用矿山法进行暗挖清障的方法。该方法在清障期间不影响地面环境且不影响本体结构的正常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3.
通过调研和总结上海已建15座盾构隧道的设计资料,对现有隧道存在的病害进行了归类分析,提出了隧道病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对明挖段的围护设计选型、结构工程规模和盾构隧道几何设计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明挖接线段围护结构选型及插入比的建议,明确了明挖结构的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对已建盾构隧道的埋深、最小曲线半径、最小线间距、最大坡度等几何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工作井平面尺寸的确定方法和盾构进出洞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4.
上海地铁2号线杨高路-东方路区间隧道为整个地铁2号线工程中先行施工的区间隧道。在实际施工中,采取均衡施工的目标管理制度,日平均推进速度达到8m,另外,盾构成功地穿越了施工难度极大的上游引水箱涵 及管线密布的杨高路、东辉职校和临时运迁房等。  相似文献   
115.
赵晓斌 《工程科技》2000,(1):1-11,21
本文介绍了盐津1#隧道采用常规设备及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实现了该浅埋隧道顺利通过密集建筑物地段的技术措施,并利用监测手段使爆破振速有效地控制在2.0cm/s以内,从而保证了地表建筑物的安全,为今后山领同类隧道及城市地铁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6.
塌方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其一直困扰着施工和管理部门。鉴于此,详细介绍了引发隧道塌方的原因以及具体的塌方形式,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不同塌方形式下的具体处理措施,以提升隧道建筑质量,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天汕高速广福隧道浅埋偏压破碎带,开展了超前地表预注浆技术在隧道浅埋偏压破碎带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8.
文章遵循"地质是基础、盾构是关键、人(技术和管理)是根本"的盾构工程技术决策理念,通过对超大直径盾构在花岗岩、灰岩、碎屑岩三大典型岩类为基础的复合地层中的勘察设计、盾构选型及配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阐述了超大直径复合式盾构施工技术现状和挑战,并对我国超大直径复合式盾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9.
胶凝材料颗粒匹配所造成的差异会影响胶凝材料间的空隙,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依托实体工程,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水泥、粉煤灰和矿渣的粒径分布情况,以净浆流动度、坍落度和扩展度表征净浆和混凝土的工作性,对粉煤灰和矿渣的颗粒匹配进行评价。对硬化浆体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测试,基于胶凝材料颗粒匹配对喷射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结果,对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粉煤灰∶矿渣为1∶3时,其流动性能最好,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粉煤灰∶矿渣为3∶1时净浆流动性能最差,试件的强度最低,同颗粒匹配的混凝土试件强度也得出了相似的试验结果。微观形貌测试佐证了净浆流动度和强度的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流动度和强度试验结果,粉煤灰∶矿渣为1∶1时,胶凝材料的颗粒匹配度好,可视为最优配合比。  相似文献   
120.
王吉华 《中外公路》2022,(2):204-210
为解决矿山法隧道穿越滞水层造成的涌水坍塌问题,以沈阳地铁九号线某区间工程为例,进行技术研究。首先,分析滞水产生的原因,并对影响因素逐一排查与处理,引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次,结合滞水层分布与隧道的位置关系,将影响施工的地质区段划分为4种差异性类别,研究得出“引水”与“阻水”两项关键技术;最后,对“阻水”技术重点分解,得出“局部深孔注浆”、“上半断面深孔注浆”、“上半断面轮廓外深孔注浆”3种针对性加固措施,并应用于矿山法隧道穿越滞水层设计与施工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