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5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1320篇
综合类   779篇
水路运输   565篇
铁路运输   1016篇
综合运输   18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541.
主要介绍了使用圆柱模板作支撑,代替传统的满堂支架施工边跨悬臂现浇段的技术。  相似文献   
542.
对一起由于电力机车多机联挂、多台受电弓同时升弓运行,造成接触网锚段关节式分相烧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43.
文章介绍了动态模量测试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对级配碎石过渡段检测数据分析为现场施工的含水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4.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桁拱部分节段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京沪高速铁路上一座三主桁六线铁路钢桁梁(拱)桥,采用混凝土与钢正交异性板相结合的整体桥面,多横梁体系,钢正交异性板与下弦杆焊连在一起。研究该桥桁拱部分1∶6的6节间拱段模型的设计原则、试验的主要内容及相应的结果分析,介绍为反映节段模型在全桥中受力状态而采用的桥面加载辅以节点加载的"组合加载"方式。试验考察道碴整体桥面的受力状态,试验结果表明节段模型设计正确,"组合加载"的方式能正确反映节段模型在全桥中的受力状态,验证了空间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45.
546.
以电力图纸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图段符号自动分离与识别的方法,用边界跟踪来进行图段分离,给出了有效抽取图段符号笔划的方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分离的速度和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547.
以概率论的条件概率定理为依据,对大河倒灌河段桥梁水文计算问题中的洪水遭遇频率进行初步探讨。对我国《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548.
通过对济南市东外环路“怪坡”的路况分析和驾驶员心理分析,得出该段坡路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的心理错觉导致超速行驶以及人车密集等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49.
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波容易引起舰船局部结构的大变形或破损。本文以舱段模型为基础,分别修改外底板板厚、增加强肋骨和龙骨数量得到了3种新的舱段结构模型。使用ABAQUS软件对各舱段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仿真计算,对外板塑性变形、内底及各层甲板应力和加速度峰值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工况下,增加强肋骨数量能明显减小舷侧塑性变形;增加外底板厚度能提高舱段底部抗冲击性能;增加龙骨数量能减少船底板变形,但会增加舷侧变形及各甲板应力和加速度。  相似文献   
550.
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波容易引起舰船局部结构的大变形或破损。本文以舱段模型为基础,分别修改外底板板厚、增加强肋骨和龙骨数量得到了3种新的舱段结构模型。使用ABAQUS软件对各舱段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仿真计算,对外板塑性变形、内底及各层甲板应力和加速度峰值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工况下,增加强肋骨数量能明显减小舷侧塑性变形;增加外底板厚度能提高舱段底部抗冲击性能;增加龙骨数量能减少船底板变形,但会增加舷侧变形及各甲板应力和加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