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105篇
公路运输   587篇
综合类   304篇
水路运输   378篇
铁路运输   368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结合蒲河大路下穿长大铁路地道桥的建设工程实例,阐述了U型槽挡土墙下软土地基不同处理措施的设计过程,尤其是水泥土搅拌桩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2.
红砂岩风化土比较松散,颗粒较均匀,粘聚力较小。红砂岩风化土常作为路基填料,且具有特有的力学性质。选择赣南地区有代表性的红砂岩风化土,对其进行颗粒级配、界限含水率,最大干密度等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红砂岩风化土的回弹模量、固结试验和CBR试验。采用图表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红砂岩风化土的单位压力—回弹变形、压力—压缩模量、单位压力—贯入量等性质,对红砂岩风化土作为高等级公路路基填料的施工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3.
卷绕设备中钢丝绳的多层缠绕常会出现乱绳问题,从而大大缩短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即使使用排绳装置也不能有效解决。本文通过2 500 t起重船变幅和起升绞车卷筒选型的工程实践,系统地介绍了双折线绳槽卷筒的原理、优点及制造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144.
坑槽是沥青路面局部破损中最常出现的一种。依据沥青路面坑槽的养护维修特性,并对国内外现有的坑槽修补材料和修补工艺的对比分析,确定出更为恰当、合理的修补材料和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145.
介绍了黑龙江省常用的桥面连续构造形式,对黑龙江省桥面连续病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简支桥面连续桥梁,约26.7%出现病害,病害主要表现为裂缝和坑槽两种形式。对桥面连续出现病害的原因,从设计、施工及结构受力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6.
文中采用GeoStudio模拟分析了某岩溶泥槽边坡稳定性和支护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开挖后边坡下部第一级坡位移最大,最大值达14.8 cm;泥槽与强风化岩层分界处应力集中,出现塑性破坏;边坡整体呈受压状态,泥槽后缘出现受拉破坏。边坡整体呈圆弧破坏趋势,稳定系数为1.126。采用格构锚索(杆)结合挂网喷混凝土处治,改善了边坡受力条件,控制了边坡变形,满足安全储备要求,监测显示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7.
据悉,总长114.5m、宽19.8m、型深9.6m,自重4786t,于去年年底侧沉在天津港航槽附近的7000m。挖泥船“奥圣65”轮于7月25日被打捞出水,这是今年以来我国海上打捞起的最大沉船,创造了国内海上非开挖导向钻技术的打捞沉船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8.
为了解槽形梁静力行为,进行了一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的模型试验,分别考虑跨中最大弯矩及梁端最大剪力两种荷载工况对试验模型进行加载,测试了试验模型的控制断面的应力、变形.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槽形梁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和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该槽形梁的剪力滞效应较为突出,具有明显的开口薄壁杆件特征,底板的空间板效应明显,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结构处于线弹性状态,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49.
我们知道,通常当柴油机运行了一个周期之后须进行吊缸工作,就是把活塞从缸套中拉出,进行清洁、检查、测量等维修保养,以便掌握其磨损趋势和发现有无异常情况。这里所说的测量,自然包括缸径、活塞环宽度、高度、搭口间隙及活塞环与环槽的天地间隙等,其中活塞环宽度的磨损量正常与否和气缸工况有密切的关系。诚然,若干机型配置了即时监控的电脑系统,如SIPWA等,可随时调看、打印磨损情况和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现象。但对于大多数未装备该系统的机型来说,数千甚至上万小时的吊缸周期无疑使评估活塞环磨损量的时间显得过长。能否在两次吊缸之间对其穿插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患于未然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