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105篇
公路运输   586篇
综合类   304篇
水路运输   378篇
铁路运输   368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常张高速公路风化岩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张 (常德—张家界 )高速公路沿线多为风化岩山坡 ,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开挖的路堑边坡 ,其稳定性受到风化岩的影响 ,故需对稳定性和加固方案进行分析。文中介绍了利用离散元法 (UDEC)对其进行的分析、研究 ,并说明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2.
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3.
44.
沥青路面填封裂缝和修补坑槽再破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检验沥青路面裂缝填封和坑槽修补的效果,对填封裂缝和修补坑槽较常出现的再破损形式进行了归纳,并深入地分析了已填封裂缝和已修补坑槽再次出现破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5.
对常见的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料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国内外冷补沥青修补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坑槽冷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
山区道路在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形成大量高陡硬质或风化岩石坡面。实践证明,常规边坡修复方法应用于高陡岩石坡面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本研究中选取门头沟区潭王路沿线近90°硬石质坡面,采用种植槽、种植穴技术,再结合喷混植生技术、节水滴灌技术,实现了坡面的快速覆盖。本研究解决了高陡岩石坡面生态修复的技术难题,对山区高陡石质坡面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为了给营运化学品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33 000 t不锈钢化学品船货舱区采用水平槽型、碳钢槽型背面加强的结构设计方案。同时,为确保船舶结构的可靠和安全,在船舶重要位置进行了结构加强。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槽型与槽型背面加强平地优先施工、再总组的施工工艺。该工艺提高了船舶生产质量,降低了生产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8.
杨圆  王春松 《隧道建设》2017,37(Z1):189-193
武汉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东段工程光谷四路站—光谷五路站区间为"S"型连续曲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50 m,采用盾构法施工。通过对主动铰接盾构机掘进控制的难点分析,从土压力、千斤顶推力、千斤顶行程差、水平铰接角度和前盾水平趋向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控制措施,使成型隧道轴线、管片错台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成功解决了连续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轴线难以控制、管片容易错台等大问题。  相似文献   
49.
为了预测圆形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以下不同埋深地层沉降特征,首先,通过理论推导不同地层最大沉降位移与沉降槽宽度系数的函数关系;然后,建立包括试验台架、地层模型、圆形隧道开挖模型以及测量地层变形装置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系统。通过理论解析和模型试验可知:1)地表以下地层的最大沉降位移与沉降槽宽度系数成反比;2)不同深度地层的沉降位移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且地表以下地层沉降槽曲线仍然符合正态分布;3)通过对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黏土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地层沉降槽宽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从而为预测圆形隧道施工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地层竖向位移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0.
袁浩峦  李云涛 《隧道建设》2017,37(Z2):254-259
汕头市苏埃通道南岸明挖隧道位于海域围堰内,围堰内上软下硬的特殊地层给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的泥浆护壁、成槽造成极大的困扰。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前期主要采用"抓—冲结合"成槽工艺;在淤泥层、砂层、全风化岩层采用液压抓斗成槽机直接成槽;在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岩层采用冲击钻机冲孔、修槽成孔工艺。单元槽段成槽时一般完成1个槽段需要20 d以上,最长1个槽段达40 d,严重影响工期进度。为了改变地下连续墙施工状况,结合类似工程实践经验,在旋挖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钻头设计为牙轮钻钻头,对强、中风化岩层钻孔取芯,通过组合使用"成槽机+冲击锤+旋挖钻(牙轮钻)"后,实现了地下连续墙施工效率的极大提升。经过成槽施工方案比选、入岩墙深设计优化、孤石破碎和基岩处理工艺探讨,顺利完成了该基坑工程,积累了在该类上部淤泥下部基岩地层中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