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60篇
公路运输   253篇
综合类   239篇
水路运输   77篇
铁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41.
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节能环保、适宜低温施工等优点,施工工艺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基本一致。温拌泡沫沥青合料是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一种形式,文章从材料选择、级配设计、最佳沥青用量、经济效益分析等几方面对温拌泡沬沥青混合料和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2.
城市生活垃圾堆酵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实验平台模拟垃圾池中的环境,对原生生活垃圾进行一定时间的堆酵实验,得出垃圾水分,堆酵温度及热值随堆酵时间变化的情况,提出堆酵时间对垃圾燃料特性及燃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入炉焚烧前堆酵时间以48h为宜,这也为我国垃圾焚烧厂制定炉前堆放发酵工艺过程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3.
对高含碳量低等级粉煤灰水泥砂浆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及灰砂比、矿物掺合料对该建筑砂浆的性能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灰砂比分别为1∶3、1∶4、1∶5.4、1∶6时可配制M20、M15、M10、M7.5、M5不同等级的高含碳量低等级粉煤灰水泥砂浆,试配强度分别为:22.4MPa、16.3MPa、12.8MPa、9.6MPa和6.3MPa;粉煤灰掺量在15%以内,高碳量低等级粉煤灰水泥砂浆均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其工作性能相当理想。试验结果表明高含碳量低等级粉煤灰水泥砂浆可应用工程实践中,而且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544.
湿陷性黄土国内中西部地区分布较广,给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和成形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数理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总结探索了相应的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545.
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对Troxler燃烧炉与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含量做了对比研究;然后介绍了美国国家沥青技术中心(NCAT)组织的用Troxler燃烧炉测定沥青含量比对试验的试验内容和结论.两个试验都表明Troxler燃烧炉法能比较准确地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而且对石料的级配组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46.
倪敬松 《交通科技》2007,(1):114-116
公路建设中路床和路基部分大量使用了石灰(或水泥)改良土。为了保证改良土中含灰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在不同时间检测改良土的灰剂量。为适合二次掺灰工艺,提出了EDTA标准液消耗量随时间降低的标准曲线,将其应用于合徐高速公路路基改良土现场灰剂量检测中,得到了合理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47.
燃烧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桂金 《公路》2004,(6):123-127
燃烧法是一种快速和准确测定沥青含量的方法。影响沥青含量测定结果的因素主要为集料的烧失量,这是一个已定系统误差,可以用设定修正系数的方法加以消除,使测定结果接近约定真值,从而达到精确测定沥青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8.
通过对西安西站车站管理信息系统(SMIS)运行缓慢原因的分析,以原硬件配备、软件配置数据和运行记录为依据提出解决的技术方案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49.
通过对科尔沁风积沙的组成、力学性能的研究,提出采用风积沙填筑路基的设计方案,并编制了施工工艺,在通辽至下洼高速公路修筑了试验段.经现场测试,试验段路用性能良好,为今后高等级道路运用风积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50.
文章针对主机废气余热利用这一问题,主要从分析热源、冷媒及传热计算入手,给出了合理、有效的设计施工方案,从而达到了理想的改装效果,并为今后工程中的类似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