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74篇
综合类   123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95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pares finite sample performances of methods to build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willingness to pay measures in a choice modeling context. It contributes to the field by also considering methods developed in other research fields. Various scenarios are evaluated under an extensive Monte Carlo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monly used Delta method, producing symmetric intervals around the point estimate, often fails to account for skewness in the estimated willingness to pay distribution. Both the Fieller method and the likelihood ratio test inversion method produce more realistic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small samples. Some bootstrap methods also perform reasonably well, in terms of effective coverage. Finally, empirical data are used to illustrate an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72.
详细地介绍了车用电控柴油机润滑油更换里程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4.5 L和6.7 L车用电控柴油机使用推荐的CH4-15W/40润滑油时,在常用典型工作循环(城市工况、高速工况、国道工况)下,润滑油更换里程可以延长到20 000公里。  相似文献   
73.
公路施工中机械维修费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调查,指出了工程机械维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工程机械维修费合理使用的经验,提出机械修理间隔期的确定应以零件的使用期为依据。  相似文献   
74.
基于轨道动检数据开展的轨道不平顺预测研究,可用于指导以预防为主的养护维修作业。将改进非等时距灰色模型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相结合来实现轨道质量指数(Track Quality Index,TQI)的高精度预测。在考虑TQI原始动检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增加原始数据平滑优化、累加初始值优化和背景值优化等环节提出改进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利用PSO算法的启发式搜索优势,以平滑优化参数、初始值优化参数、背景值优化参数为搜索目标,以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适应度函数,实现预测模型参数的自适应优化。在此基础上,基于优化参数计算得到拟合区间和外推区间上的TQI预测结果。选取沪昆线上行区段实测TQI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并与既有TQI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有效捕捉TQI序列中的随机波动与实时演变趋势,在外推区间上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4%和2.54%,预测性能优良;当TQI序列振荡特性显著时,本模型仍能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与组合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规避了残差修正、多算法融合等繁琐步骤,可通过有限优化环节提升预测精度,为轨道不平顺预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5.
为了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介绍了区间数学基本概念, 运用Matlab建立了发动机万有特性的数学模型, 应用区间数学分析了公交汽车在运行过程中行驶车速、载质量、道路阻力系数等运行参数波动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 车速波动对汽车油耗量的影响程度随着车速的增大而明显增大, 但汽车油耗量的波动随载质量的不同相差不大; 道路阻力系数波动对汽车油耗量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载质量和行驶车速。  相似文献   
76.
为了准确反映运输方式的时效性, 提供各种运输方式优势比较分析的手段, 提出了出行速度的概念, 从运输需求行为角度出发, 分析了出行时间构成, 以运输方式经济性约束为条件, 进行了车次间隔时间的计算, 构建了运输方式出行速度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运输方式时效性评价应该以出行速度为基本指标, 出行速度受运输方式经济性约束, 是动态变化的; 在某一运输通道中, 确定出行速度的关键是车次间隔时间, 车次间隔时间越长, 运输工具的运行时间节约所能弥补的车次等候时间就越小, 运输方式出行速度就越低。  相似文献   
77.
智轨列车与常规公交的协同运营组织不仅有利于高质量满足乘客出行需求,而且有利于优化配置运输资源,合理设置发车间隔是协同运营组织方案编制的关键工作。针对智轨列车和常规公交共线运营时的组合发车间隔优化问题,以乘客出行成本最小和公交企业运营收益最大为目标,考虑2种不同交通工具的载客容量、行程时间、票价、首车始发时刻和乘客拥挤费用等影响因素,建立智轨列车与常规公交共线组合发车间隔优化模型,设计一种基于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条件下的枚举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对比分析智轨列车和常规公交最优组合发车间隔方案与单一模式智轨列车、单一模式常规公交的最优发车间隔方案以及二者的简单叠加组合方案,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最优组合发车间隔方案中由乘客出行成本和公交企业收益加权差构成的系统总费用最小,且合理安排2种交通工具的首车始发时刻有利于降低系统总费用。通过客流量灵敏度分析进一步探究了不同优化方法中客流量、乘客出行成本、企业运营收益和系统总费用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线路客流量越大,组合发车间隔优化模型优化系统总费用的效果越明显,且主要通过增加公交企业收益降低系统总费用。研究方法和结论对智轨列车和常规公交共线运营系统优化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广东某浅埋偏压小净距高速公路隧道,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工序的安全系数动态变化过程,并对极限状态下关键施工工序的围岩塑性区与隧道围岩位移进行分析,结论为:隧道左洞第一步开挖时,由于中岩柱的出现,其安全系数最小,为最危险施工步,其次为两个洞室临时岩柱上台阶开挖;施工中中岩柱、洞室左拱腰和右拱脚出现大量塑性区,为围岩应力危险区域;中岩柱水平位移在施工过程中呈现出左右往返变化,右侧隧道竖向位移及其上部地表沉降较大,为监控量测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79.
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性, 提高铁路线路运载效能, 针对移动闭塞系统, 研究了高速列车追踪运行的间隔弹性调整策略和操纵轨迹的动态优化问题; 以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效率、能耗和乘客舒适度作为列车运行控制策略曲线的优化目标, 研究了列车的追踪运行过程; 采用差分进化算法求解了列车运行过程多目标优化模型, 设计了离线最优运行控制策略曲线; 提出了列车弹性追踪间隔模型, 分析了列车运行过程中追踪间隔的实时变化; 基于弹性间隔模型设计列车追踪运行控制策略动态调整机制, 采集列车实际运行数据, 实时监测相邻列车间的实际追踪间隔, 评估其是否符合安全性与效率约束条件, 并分析了评估结果; 依据工况调整原则在线调整追踪列车的运行状态与工况, 实时优化列车追踪间隔; 应用武广高速铁路赤壁北—长沙南区间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与真实区间运行数据相比, 采用离线最优运行控制策略曲线后, 运行能耗降低了6.86%;与固定追踪时间间隔模型相比, 采用基于弹性模型的控制策略动态调整机制有效提升了铁路整体运输效能, 将临界安全发车间隔从234 s缩短至161 s, 线路整体运行效率由6 434 s缩短至6 376 s, 与真实运行数据相比, 追踪列车的运行能耗降低了7.194%。  相似文献   
80.
水面舰船生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舰船遭遇不同武器破坏下的薄弱性,而薄弱性主要由破损稳性决定。目前,舰船破损稳性评估主要运用确定性方法,但该方法不能全面评估舰船破损稳性。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估舰船破损稳性,探讨水面舰船破损稳性评估的概率方法,提出变区间线性插值计算残存概率Si的新方法并开发计算程序。以某水面舰船为例,计算各种破损情况的进水概率Pi以及残存概率Si,并累加所有破损情况PiSi的乘积,得到分舱指数A。研究表明:通过将分舱指数A作为评估指标并考虑不同武器和碰撞的综合破坏效应,概率方法可以实现水面舰船破损稳性定量且整体的评估,能为舰船初步设计阶段主船体的分舱优化以致提高舰船生命力提供一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