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5篇
  免费   47篇
公路运输   614篇
综合类   1060篇
水路运输   448篇
铁路运输   624篇
综合运输   3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轮式工程机械机架有限元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工程机械机架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的研究,开发了适用于微机上运行的工程机架有凶分析系统(CSFAS)。系统引入了空间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与通用有限元软件相比,该系统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2.
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汽车广泛采用的是离合器从动盘式扭振减器,而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器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新型扭振减振器。本比较了了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器和离合器从动盘式扭振减器的结构、性能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3.
针对目前铁道部有关加强行车安全的文件与设计概算编制规定不协调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4.
BIM辅助铁路隧道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基于BIM技术的3D可视化设计环境和4D虚拟仿真环境,研究BIM辅助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推演的方法和流程,以及施工方案的环境、结构和施工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设计原则。针对铁路隧道仰拱与仰拱填充施工特点,利用BIM辅助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建立施工方案的三维数字模型,优化设计仰拱与仰拱填充快速施工装备与工艺,模拟方案的施工过程。结果表明,BIM辅助铁路隧道施工方案优化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5.
比较各种灌封材料的优缺点,研究在铁路客专信号产品生产中应用硅树脂凝胶灌封的关键工艺,包括PCBA表面清洁、温度控制、配方管理和控制、抽真空、灌封有效期管理和固化过程管理等,特别提出灌封有效期管理的新观点,并进行实践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6.
主要论述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7.
结合轨道交通建设特点,基于物元可拓数学方法、熵权理论和关联度函数,建立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决策的熵权物元可拓模型。该方法首先结合熵权理论,根据指标差异度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其次通过客观标准对评价指标的经典域进行区间界定,利用综合关联度将多指标的评价模型转化为单目标决策;然后依据定量测算的加权综合关联度值综合判定建设时序,最后以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决策算法所确定的结果与实际建设时序一致,且该算法可以极大拓展研究范围,表征更多分异信息,有效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的综合决策。  相似文献   
138.
以成贵铁路白杨林隧道为研究对象,对瓦斯隧道施工压入式通风效果进行分析,利用CFD流体动力学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风管出口距掌子面距离下,隧道内风速流场和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并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优化流场分布,减少瓦斯在掌子面附近积聚的现象。计算结果表明:一定风速条件下,风管末端距掌子面距离直接影响施工通风效果和掌子面瓦斯浓度分布。风管末端距离掌子面越大,稀释瓦斯效果越差,掌子面瓦斯积聚现象越严重。单侧风管通风情况下,掌子面瓦斯稳定浓度为0.07%,瓦斯浓度随风管末端距掌子面的增加而升高。根据白杨林隧道瓦斯溢出和施工通风情况,得出其风管末端距掌子面距离为13m可使瓦斯不形成聚集,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9.
In 2004, a new searching algorithm for Magic Formula tyre model parameters was presented. Now, a summary of the results, for pure and combined slip, that this algorithm is able to achieve is presented. The Magic Formula tyre model needs a set of parameters to describe the tyre properti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is dealt with in this article. A new method, called IMMa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OA), based on genetic techniques,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se parameters. Here, we show the computational cost that has been used to obtain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every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gic Formula tyre model, called Delft Tyre 96.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he method are its simplicity of implementation and its fast convergence to optimal solution, with no need of deep knowledge of the searching space. Hence, to start the search, it is not necessary to know a set of starting values of the Magic Formula parameters (null sensitivity to starting values). The search can be started with a randomly generated set of parameters between [0, 1]. Nowadays, MF-Tool, an application developed by TNO, uses an optimization technique to fit Magic Formula parameters from Matlab toolbox [van Oosten, J.J.M. and Bakker, E., 1993, {Determination of magic tyre model parameters}.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21, 19–29; van Oosten, J.J.M., Savi, C., Augustin, M., Bouhet, O., Sommer, J. and Colinot, J.P., 1999, {Time, tire, measurements, forces and moments, a new standard for steady state cornering tyre testing}. EAEC Conference, Barcelona, 30 June–2 July.]. We refer to that algorithm as the starting valu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employed by TNO and the proposed IOA method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give a relative idea of adjustment accuracy, the sum-squared error and the mean-squared error, from the curves of the tyre model with the parameters optimized by both applications compared with test data ar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40.
刘志柱 《机电设备》2005,22(4):16-17
提出了采用计算机控制实现镀锌钢带以恒定速度卷绕的技术方法.要达到整个卷绕过程中绕线速度恒定,关键是以正确的算法计算,逐字减少D/A转换控制字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