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168篇
综合类   125篇
水路运输   71篇
铁路运输   129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深孔松动控制爆破在桥梁钻孔桩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弱风化花岗岩地形的特点,以某特大桥为例介绍了在弱风化花岗岩地区深桩施工中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了针对深层长桩在坚硬底层中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控制要点,以期达到合理控制施工工期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12.
在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接线隧道掘进中采用的弱干扰减振技术和其他技术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爆破过程中的震动影响,减轻和降低了对紧邻施工作业面的城市道路及房屋干扰,总结形成论文为城市地下工程爆破作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13.
结合杭长客运专线麻山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介绍了III、IV、V级围岩的微振爆破设计及施工工艺的控制、爆破震动监测等,为类似工程提供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14.
花岗岩地层隧道光面爆破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建贵广铁路两安隧道光面爆破施工为背景,开展系统的光面爆破试验研究.根据隧道断面面积、掌子面岩石完整性和试钻确定的岩体强度,确定光面爆破设计方案,再经过反复试验,逐步调整优化爆破布孔和装药参数,最终形成光面爆破设计方案.结果表明:Ⅱ和Ⅲ级花岗岩围岩中,周边眼的间距取为0.55 m,装药量宜控制在0.9~1.0 kg/...  相似文献   
215.
以一座高48 m砖结构烟囱的成功拆除为实例,介绍了在民房密集区、倒塌场地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砖结构烟囱定向爆破的设计和施工要点,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开设定向窗及采取覆盖防护、堆砌缓冲堤等措施,确保烟囱倾倒方向的准确及周边建筑物、设施的安全,并对距离爆破点最近处的民房进行了振动监测,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16.
结合云山隧道3#斜井地下风机房小洞室群的开挖施工,根据《爆破安全规程》中交通隧道安全振动速度标准的要求,施工中区别洞室断面大小与毗邻净距等因素,选用合理开挖顺序及施工方法,通过爆破振动监测和爆破参数优化确保既有洞室围岩稳定,探讨地下风机房小净距洞室群开挖减震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17.
以贵广高速铁路棋盘山隧道掘进爆破施工为例,介绍了隆芯1号数码电子雷管及铱钵起爆系统在隧道掘进爆破中的应用,并与使用非电导爆管毫秒延期雷管时的爆破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数码电子雷管能有效提高爆破能量的利用,减少炸药的用量,提高周边光面爆破效果,同时具有减震、降噪等诸多减少次生灾害的明显优势,在隧道掘进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18.
以厦门环岛干道白城隧道为例,介绍复杂环境条件下浅埋软岩隧道减震爆破施工方法。爆破开挖中,通过在掏槽眼部位布置空孔、在周边眼部位布置减震孔的措施,并通过采用不偶合间隔装药、毫秒延时爆破、实时地震波监测等措施,实现了隧道周边围岩的稳定和隧道地表不同结构房屋的安全。  相似文献   
219.
八达岭长城站是我国第一座深埋地下的暗挖高铁车站,位于八达岭长城地下。设计施工中存在埋深及提升高度大、疏散救援困难、环保要求严格、两端隧道跨度大,地质条件复杂、群洞布局断面和工作面多以及运输困难等诸多关键技术难题。通过设计三层三纵的群洞结构、采用长大电扶梯和斜行电梯、研发超大跨度隧道修建技术、复杂洞室群隧道修建技术、超长耐久性隧道修建技术、微震微损伤精准爆破技术、地下车站噪声控制技术、BIM设计施工技术、智能防灾救援疏散系统、隧道结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隧道绿色建造技术以及掌子面地质信息智能图像预报技术等关键创新技术,成功攻克八达岭长城站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20.
爆破时周边眼属于两端封闭结构,从经典的薄壁内压圆筒理论着手,推导应变能方程与聚能状态下能量分配关系,根据破坏准则对该法周边眼参数进行设计,提出一种隧道聚能光面爆破周边眼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张家界吴家边隧道为例,利用此新方法计算其周边眼参数,并结合现场实际的光爆效果,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计算精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聚能装置上聚能缝宽度增大时,往聚能切缝缝两侧汇聚的能量越多,周边眼炮孔间距越大,相同药量作用下破岩效果更佳;聚能影响因素λ增大时,即聚能装置刚度越强,可使周边眼间距显著增大。若取相同周边眼间距,在有聚能装置存在的情况下可减少炸药用量来达到相同光爆效果;围岩等级越高,岩石抗拉强度越强时,周边眼间距明显减小,随聚能影响因素增大,周边眼间距略有增加。在使用该方法计算周边眼间距时,爆破后产生的残余炮孔占95%左右,光面爆破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