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168篇
综合类   125篇
水路运输   71篇
铁路运输   129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在卵石层以及卵石层与风化花岗岩交界层中,沉井容易遇到大漂石搁置刃脚,从而出现下沉困难和偏斜问题。针对此问题,采取水下钻孔松动爆破技术及潜水员水下处理,清除刃脚底部漂石(最大颗粒漂石直径达到1.4m),从而使沉井下沉并有效控制纠偏,确保沉井均匀下沉至设计标高。  相似文献   
412.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国内普通公交站牌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全和人性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针对公交站牌的主要问题,从信息全面和乘客“受控能力”的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新型公交站牌的基本概念设计思路。通过采用开放式的信息流表达方式,结合区域内公交线网分布图,运用站点索引和线路索引两种查询方式来指引乘客乘坐公交。通过新型公交站牌,乘客不仅可以获得公交线路的信息,还可以获得整个城市的重要公交站点、客运枢纽站和地理位置信息等。设计概念与传统的公交站牌设计思路相比,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  相似文献   
413.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渝铁路十堰四号隧道多处为浅埋暗挖段,在地质因素、地下水和施工因素的影响下易发生过大沉降导致地面建筑物和隧道失隐。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中采取地表水截流、沟内铺设防水板,洞内地下水引排,洞内开挖采用控制光爆、加强超前与初期支护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414.
刘旭  尹昆昆 《水运工程》2017,(S2):47-50
为确保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北护岸爆炸挤淤施工质量,爆炸挤淤施工方式由全侧爆改为堤头爆。介绍了爆炸挤淤全侧爆及堤头爆两种施工技术,在相同条件下,针对施工质量、进度、成本进行了论述。比对分析得出:在爆炸挤淤堤身着底宽度与深度要求较高、无法通过一次侧爆形成堤身断面的情况下,宜优先考虑选用堤头爆爆炸挤淤施工  相似文献   
415.
爆破模拟地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埋置钢筋混凝土管约束爆破的竖向震动,采用延时爆破方式进行模拟天然地震的试验研究。讨论延时爆破峰值叠加问题,并对所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给出能够预测适合本场地和本爆破方式条件下爆破震动的衰减规律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爆破地震波波形与天然地震波形较为一致,可较好地进行天然地震的模拟。  相似文献   
416.
结合一座长136m石拱桥的爆破拆除施工实践.介绍了在水、电管线密集且有邻近建筑物的复杂环境下,石拱桥爆破拆除方案的选择和主要爆破参数.详细阐述了爆破拆除施工流程、安全防护措施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17.
浅谈大王顶隧道钻爆设计与爆破作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江门至肇庆高速公路的大王顶隧道Ⅴ级围岩的钻爆设计和爆破作业进行详细介绍,对以后类似围岩的隧道爆破施工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18.
依托新建嘎拉山公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新建隧道采用微差爆破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3段炸药不同间隔时间延时起爆引起既有隧道的动力响应,得到不同时间间隔微差爆破引起既有隧道二次衬砌质点最大振速点的振速时程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当新建隧道爆破的总药量分成等间隔时间的三段起爆,使不同段别炸药的作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错开,创造新的自由面,能够起到减震和良好的破岩效果。最大振速点发生在既有隧道迎爆侧拱墙上,随着微差间隔变大,既有隧道二次衬砌上振速峰值的发生时间延后。当总装药量相同时,微差爆破与瞬时起爆相比能够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且不同间隔时间下的减震效果有所差异。总药量分三段间隔起爆与瞬时起爆相比,振速峰值减小幅度达到63.1%。当起爆间隔大于20 ms后,每段炸药爆破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作用独立开来,振速峰值逐渐收敛于单个药包爆破引起的振速峰值。  相似文献   
419.
郑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12):104-107,137
从基坑支撑拆除方案选择出发,对比分析了爆破拆除方法的优势以及适应性。详细阐述了爆破拆除整套方法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爆破参数选择、布孔设计、起爆网络布置、爆破振动粉尘控制、飞石防护等技术措施,以及爆破作业管理、火药品管理、应急及警戒预案等组织管理措施。工程案例实施结果表明:采取爆破拆除支撑,达到了预期效果,缩短了工期,加快了施工进度,满足了后续主体施工工期的需要,未对周边建筑物造成损害,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技术参数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420.
紧邻既有铁路进行路堑石方爆破开挖,施工环境复杂,安全标准要求高。依托渝怀二线漾头车站站改工程,通过精细化爆破设计将爆破区域划分为6个分区,并根据每个分区与保护对象的位置关系选取不同的爆破方式和防护措施;通过控制爆破规模、最大单响起爆药量以及优化起爆网络实现逐孔起爆,有效控制爆破振动对既有铁路和周边居民的影响;通过改变临空面方向和采用多元立体化防护措施,有效控制爆破飞石侵线和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采取本文中的爆破控制技术措施既有效控制了爆破有害效应,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