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7篇
  免费   962篇
公路运输   4171篇
综合类   4704篇
水路运输   3122篇
铁路运输   3594篇
综合运输   838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599篇
  2020年   581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1220篇
  2013年   927篇
  2012年   1348篇
  2011年   1337篇
  2010年   1135篇
  2009年   993篇
  2008年   1049篇
  2007年   1371篇
  2006年   1226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Dynamic train–track interaction is more complex in railway turnouts (switches and crossings) than that in ordinary tangent or curved tracks. Multiple contacts between wheel and rail are common, and severe impact loads with broad frequency contents are induced, when nominal wheel–rail contact conditions are disturbed because of the continuous variation in rail profiles and the discontinuities in the crossing panel. The absence of transition curves at the entry and exit of the turnout, and the cant deficiency, leads to large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and passenger discomfort when the train is switching into the turnout track. Two alternative multibody system (MBS) models of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rain and a standard turnout design are developed. The first model is derived using a commercial MBS software. The second model is based on a multibody dynamics formulation, which may account for the structural flexibility of train and track components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odels and coordinate reduction methods). The variation in rail profile is accounted for by sampling the cross-section of each rail at several positions along the turnout. Contact between the back of the wheel flange and the check rail, when the wheelset is steered through the crossing, is considered. Good agreement in results from the two models is observed when the track model is taken as rigid.  相似文献   
992.
港口集装箱装卸传输的工作效率是码头竞争力的核心,在不同的码头条件下,只有采用合适的集装箱装卸传输系统才能使作业效率达到最佳。基于这个目标,分别以系统构成、效率、优劣点、适用条件为考核标准,对现今港口集装箱装卸传输进行传统系统和新型系统的横向比较及分析,为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集装箱传输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刘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68-71,M0010
参考工程案例实用数据,借助有限元数理计算方式,基于零点移位法和最小屈曲应变能法,对斜拉索桥成桥状态数理计算开展专题分析探究。经过相关索力、弯矩及线形比对,分析了不同优化计算方法对该类型桥梁成桥状态的影响,以为同类斜拉索桥工程应用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助力建设安全牢固的斜拉索桥梁。  相似文献   
994.
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涉及立项、设计、施工、结算等内容的系统工程,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手段应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此文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多年来存在的工程技术与经济分离的现象,从工程造价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创新服务能力弱,急需改进和提高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工程造价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与设计人员密切配合,在提高编制概预算水平的基础上,向工程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开创新理念的工作思路,这一思路可促使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的调查及数据分析,提出了优化高职学生公德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车辆侧翻稳定性相关的标准法规的基本情况。研究了车辆发生侧翻的类型和机理,基于侧向加速度判断车辆侧翻状态的方法,通过整车道路试验对比了正弦停滞试验和鱼钩试验诱导车辆发生侧翻的效果,初步探讨了多用途乘用车侧翻稳定性动态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为国内车辆侧翻稳定系统的开发和测评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结构设计参数对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受力特性的影响,进而对今后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引导作用,以兰渝线广元嘉陵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矢跨比、拱轴线形状、拱梁刚度比这3个设计参数对桥梁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矢跨比对拱肋轴力和拱脚、主梁中跨弯矩影响显著,取值在1/4~1/5时较为合理;1.6次抛物线、2.4次抛物线及圆弧线作为拱轴线时,拱脚截面弯矩过大,2次抛物线或悬链线作为此类桥型的拱轴线较为合理;拱梁刚度比对结构轴力影响较小,对拱肋弯矩影响较大,随拱梁刚度比的增大,拱肋分担的弯矩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8.
路政管理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提前介入容量县至岑溪一级公路梧州工程建设的路政管理,对推动施工顺利进行和确保良好的路容路貌的体会。  相似文献   
999.
陈科 《交通标准化》2013,(19):51-53
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黄土,由于黄土具有特殊的工程性质,导致其所在地区公路病害频繁发生。首先对黄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黄土地区路基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公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为养护给出相应的处治方法,这为我国即将来临的西部公路建设高潮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柳献  杨振华 《隧道建设》2020,40(11):1552-1557
现场实测数据表明,盾构隧道始发与到达段各断面纵向压力较小,可能导致环缝漏水。为解决此问题,通过求解描述隧道变形特征的微分方程,获得隧道始发与到达段纵向力的分布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纵向拉结构件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1)在不采用拉结措施的情况下,进出洞口附近纵向力最小,接近于0; 2)距离洞口越远的断面,其纵向力越大; 3)采用纵向拉结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大始发与到达段断面纵向力。在对纵向拉结构件进行设计时,其最小横截面积由隧道刚度和环缝止水垫闭合压力决定,其最小长度由隧道和地层之间的切向黏结刚度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