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344篇
综合类   397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229篇
综合运输   34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干湿交替条件下膨胀围岩隧道的力学性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西南宁膨胀土为围岩材料,制作室内膨胀围岩隧道物理模型。通过对隧道模型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得出围岩在吸水及失水条件下的围岩应力-时间关系曲线及衬砌应变-时间关系曲线。试验认为在吸水过程中大部分测点的围岩压力都经历了增长、减小、不同速率的再增长3个阶段。衬砌变形则经历缓慢增长、急剧增长、急剧减小、微增长4个阶段;在失水过程中,从整体上可以将围岩压力变化分为两部分,即围岩失水收缩致使衬砌和围岩的接触压力下降导致围岩应力值减小以及土体收缩产生收缩应力导致应力监测值增大。并分析这种变化规律的形成机理,证明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存在。为今后膨胀围岩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前,随着我国各地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传统模式———传输采用光端机、交换采用模拟矩阵模式已突显瓶颈,越来越不适应现阶段高速公路的发展形势。通过对光传输交换平台与传统模式比较,及简述光传输交换平台在山西长平高速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襄渝铁路二线皮匠沟一号隧道临近既有襄渝线新桥二号隧道左侧,线间距为32~15m,塌方段线间距仅15m,埋深2.1~7.6m。介绍从发现皮匠沟一号隧道局部开裂到初支开裂形成塌方的全过程,分析塌方的原因,提出安全可靠的塌方处理措施。处理过程中,未影响既有线结构安全,顺利完成了塌方段施工。  相似文献   
74.
隧道数值模拟计算边界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隧道的开挖和支护过程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差分法岩土分析软件Adina进行全过程模拟,旨在分析模型的边界效应对相应求解精度的影响。研究方法是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模型边界范围建模,并分别独立进行模拟求解,通过比较不同模型下同一截面的力学响应的差异,进而分析模型边界范围这一单因素对隧洞开挖数值模拟的精度影响。研究思路和结论可以为类似的数值模拟关于如何合理地选择模型边界范围提供参考,从而使模拟实现过程的时效性和精度达到较佳的统一。  相似文献   
75.
惠盐高速作为广东地区最早一批建成通车项目,自1994年建成运营以来,其交通区位优势显著,是深圳地区前往粤东和江西等地最方便的道路,同时也是深圳去往惠州最便捷的通道。从项目背景、工程概况、功能定位、路基拼宽方案、交通组织等方面对惠盐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做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76.
岭南高速公路处于豫西丘陵山区,由于料源紧张及土地征用、运输等费用原因,在山区填筑路基往往只能就地取土或利用边坡、隧道开挖的风化岩石渣进行填筑,以节约成本和加快施工进度。为了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通过详细调查并结合土工试验,提出采用强风化岩进行路基填筑方案,并进行填筑工艺试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7.
以金凤隧道为例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方法,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在开挖期间围岩周边收敛、拱顶沉降、钢支撑内力、围岩位移等监测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经历了加速、稳定、再次加速、最终稳定四个阶段,稳定值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说明隧道初期支护合理,可安全进行二衬施工。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长大隧道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制约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列控系统E1方式解决长大隧道轨道电路稳定性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级间转换点、车载设备、信号显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本方案的优缺点,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吉怀高速公路边坡的工程概况及边坡破坏形式和,阐述了吉怀高速边坡生态防护的设计原则与边坡植物布置原则,并对吉怀高速上边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已有的边坡生态治理方法,同时在今后吉怀高速公路需要关注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基于城市水下隧道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为依托,提出水下隧道最小埋深的设计标准流程:首先,在对日本经验法、挪威经验法和顶水采煤法等工程经验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隧道最小埋深的初始值;然后,通过线路纵断面的拟定,并结合典型隧道工程类比,不断调整该初始值;最后,结合数值分析法的验算结果,确定隧道最小埋深的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