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123篇
综合类   274篇
水路运输   128篇
铁路运输   108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中,轮对空转/滑行和车轮磨损是造成车载里程计测速测距误差的主要原因,因此里程计定位误差的检测和校正主要是对列车空转/滑行和车轮磨损的检测和误差校正。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定位需求分析以及传感器定位特性分析,在列车里程计基础上引入多普勒雷达,采用二者构建车载组合定位系统。基于H!滤波理论实现两种传感器量测信息的融合处理,得到列车定位参数的最优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空转/滑行和车轮磨损检测方法完成相关检测并对误差进行校正。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达到了模型的预期设计目的,提高了车载定位系统的自主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82.
本文提出交通区位性能的概念,构建基于交通区位性能视角的大型铁路客站对交通资源整合作用的理论解释框架,以此来探讨网络中枢纽节点的资源配置效率与网络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交通资源、运输产品以及运输业网络经济的角度对框架进行分析论证。大型铁路客站的交通区位性能是决定客站能否充分发挥整合作用的关键因素,铁路客站通过提升其交通区位性能而有效发挥对交通资源的整合作用,并表现为通过提高交通资源的耦合程度、改善运输产品及服务质量、实现运输业网络经济而最终达到提高网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3.
AT供电方式是我国高速和重载电气化铁道普遍采用的一种供电方式,其故障测距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AT供电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AT供电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在分析我国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了基于GIS的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结构与处理流程以及系统的体系结构;作为开发实例,简要介绍了基于GIS的铁路线路设计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5.
����ANP����������ѡַ�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传统运输节点与物流中心的差异,指出物流中心选址重要性和独有特征.综合分析了当前一些文献对物流中心选址方法的研究,指出这些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分析了AHP方法的扩展ANP应用于物流中心选址的优点,指出从物流中心选址的外部动态环境和内部决策条件出发可以更加全面分析物流中心选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及其内部关系,提出采用ANP方法进行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结构及其分析方法、具体分析步骤和要点.  相似文献   
86.
一类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对已有多个配送中心存在的前提出,新增配送中心为获取最大市场占有量如何进行有效的选址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个选址决策模型,把求解的问题归结为无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了迭代算法,最后对如何解决考虑多种选址影响因素及多个新增配送中心的复杂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
Finding the optimal location and signal timing plan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operational issues for a signalized midblock crosswalk on an arterial section, which is increasingly being installed in highly populated area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and an efficient solution algorithm for a one‐ or two‐stage midblock crosswalk on an arterial section. The proposed model aims to produce the optimal lo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ignal settings to balance the trade‐off between pedestrian delays and vehicular bandwidth when the signals of the crosswalk and adjacent intersections are coordinated. The proposed model has thre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i) the costs for both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are considered in a unified framework; (ii) the location and signal settings of the midblock crosswalk are simultaneously optimized; and (iii)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idblock crosswalk under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priorities between pedestrian and vehicle flows differ. A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 (NSGA II)‐based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model efficiently. The results of the cas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would help traffic practitioners, researchers, and authorities properly locate and signalize a one‐ or two‐stage midblock pedestrian crosswalk on an arterial section.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8.
基于斜拉索张力测定的斜拉桥健康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试验校正的高精度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斜拉桥主梁结构损伤位置识别的斜拉索张力指标进行了研究。模拟12种可能的损伤情况,研究了基于斜拉索局部模态基频构造索张力指标的方法,索张力指标对各损伤情况下损伤位置的识别效果和对损伤程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用斜拉索局部模态基频所构造的张力指标对不同的损伤程度呈现较好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对模拟的12种损伤情况的正确识别率可达75%。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只需测量斜拉索局部振动模态的基频,就能获得较好的损伤识别效果,比其他面向损伤检测的测量容易得多。该方法可十分方便地推广应用于悬索桥加劲梁结构的损伤定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单站无源定位的核心难点是如何实现无源测距问题。利用目标角度和角度变化率信息对观测站和目标间的距离进行解算,通过定位误差的几何分布(GDOP)对单次定位的距离测量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于观测器在运动过程中对固定辐射源目标进行无源测距的精度不高,用卡尔曼滤波对多次定位进行了滤波处理。通过单次和多次定位精度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90.
A novel 3-D MUSIC algorithm based on the classical 3D-MUSIC algorithm for the location of near-field source was presented. Under the far-field assumption of actual near-field, two algebraic relations of the location parameters between the actual near-field sources and the far-field ones were deriv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ation and polynomial-root methods, the elevation and the azimuth of the far-field were obtained, the tracking paths can be developed, and the location parameters of the near-field source can be determined, then the more accurate resuits can be estimated using an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algorithm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near-fields is more accurate, effective and suitable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