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428篇
综合类   400篇
水路运输   120篇
铁路运输   56篇
综合运输   1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On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goals in transport is found within the vehicle fleet where fuel economy and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vehicles impose conflicting requirements on vehicle mass from an individual’s perspective. Fleet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outcomes of the fleet;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mass within the British fleet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partial effects of mass on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of vehicles.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fuel consumption increases as mass increases and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uel and transmission types. Additionally, increasing vehicle mass generally decreases the risk of injury to the driver of a given vehicle in the event of a crash.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fleet, and in particular, is affected by changes in mass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fleet. We confirm that there is generally a trade-off in vehicle design between fuel economy and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imposed by mass. Cross-comparison of makes and models by model-specific effects reveal cases where this trade-off exists in other aspects of design. Although it is shown that mass imposes a trade-off in vehicle design between safety and fuel use, this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it imposes a trade-off betwee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goals in the vehicle fleet as a whole because the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of a vehicle depends on both its own mass and the mass of the other vehicles with which it collides.  相似文献   
52.
刘锋 《港口科技》2007,(2):7-10
介绍了日照港的现状,以及吞吐量跨越增长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日照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加快港口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从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着手,从创建良好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中国港口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3.
公路运输行业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讨论。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对出租车行业的规制现状进行分析,依据经济学理论,利用博弈论以及社会福利理论分析出租车行业无规制条件下和规制条件下的社会福利情况。通过库诺特竞争模型,说明出租车行业在规制条件下的社会福利与无规制条件相比得到改善和提高;通过斯坦克尔伯格竞争模型,得出出租车行业在放松规制条件下的社会福利与规制条件下相比得到改善和提高。从社会福利角度对出租车的行业规制和放松规制进行分析,指出出租车行业规制的合理发展方向,为今后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为评判农村公路资金渠道配置的相对合理性,在分析中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渠道基础上,提出资金渠道配置评价的相对标度法。利用相对标度计算各资金渠道的重要度(权重),定义一个"标准"地区,确定标志值,估计反映各渠道配置相对合理性的匹配系数并求和,给出中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主要渠道的权重参考值。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用来优化农村公路资金渠道配置。  相似文献   
56.
赵旭  李磊 《汽车工程》2007,29(10):913-917
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汽车产业在生态设计、减量化制造、废旧汽车回收再利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汽车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按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探讨了实施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7.
动力性、经济性是评价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针对某款重卡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利用AVL的计算分析软件Cruise进行仿真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吻合较好。在此模型基础上,对拓展车型的多种匹配方案进行优化分析计算,并确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8.
对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方针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路成章  王文龙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5):140-146,158
面对我国道路运输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了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对道路运输业的经济本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尽管世界各国的道路运输行业都不具备自然垄断的形态,但文章仍然在我国首次提出了道路运输业属公用事业范畴的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我国道路运输业管制与放开争议的解决思路。根据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提出了政府对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不仅不应消弱,相反应该大大加强的观点。对于竞争不完全的市场,政府的管制是至为必要的;仅强调开放运输市场只会增加竞争的无序和资源的浪费。文章认为今后相当时期对道路运输行业应实施适度管制的管理方针,而管制的重点在于运输市场的准入。  相似文献   
59.
高辉  徐光辉  王哲人  杨浩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6):144-147,158
根据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特点,以新增物流配送中心获取最大的市场占有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数学模型。由于建立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高维、非线性、非凸性,并具有多个局部极值点的复杂函数优化问题,传统确定性优化算法很难求解得到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为此,提出将一种新型的启发式进化算法——克隆选择算法用于求解建立的数学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应用克隆选择算法求解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仿真试验表明,克隆选择算法求解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是可行而有效的,并且具有收敛速度快、全局搜索能力强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0.
从民法的立法精神出发,以道路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的颁布实施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承运人责任险制度安排虽然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了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救济原则,但其已突破了传统民法的“意思自治”私法范畴,折射了国家干预和“私法的公法化”的法理本质。同时以社会学的视野来看,承运人责任险险种从制度上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体现了风险规避与社会和谐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