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37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机非相互穿越模型是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微观仿真系统中反映机动车和自行车相互影响的核心模型. 为了描述交叉口处机动车穿越自行车流的决策行为,分析了两相位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穿越邻道直行自行车的微观行为,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机动车穿越决策模型. 以北京2个交叉口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该模型验证并与Logistic模型比较,结果表明BP模型优于Logistic模型且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根据所建模型的映射关系计算出系统输出对输入参数的一阶灵敏度矩阵,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自行车提供给机动车的穿越间隙是影响机动车穿越决策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且间隙在2.76s~2.96s变动时对机动车穿越决策行为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2.
配合上海市建委发出的实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通知及其实施细则,阐述“备案制”的定义及意义、备案制与核验制的区别、建设单位负责制和档案先行验收等有关规定,并结合参与实行“备案制”工程的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体会,以利于全面开展和做好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3.
已有的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是假设车流为单一车型车流,而实际运行的车流多为混合车流,因而建立多车型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运用间隙接受理论,通过概率分析方法,考虑环形交叉口多种混合车型条件下的通行能力,从而建立了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模型,并且通过迭代得出环形交叉口混合车流条件下总的通行能力,发展了混合车流通行能力理论。通过与已有模型的通行能力和观测通行能力的对比分析可知,该模型的理论通行能力与观测通行能力更加吻合,并为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信号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了研究信号交叉口各交通流的相互影响,以便对其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信号控制,分析了四路平面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冲突,并应用接受间隙理论,通过实际观测数据得到了左转非机动车穿越分布规律,推导了左转非机动车穿越数及滞留数计算公式;通过定量分析,最后得到了左转非机动车对直行机动车的影响模型,为设置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相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信号交叉口的信号设计,特别是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相位的设置、分析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
主路不同流量条件下入口匝道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春  王炜  李文权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2):82-85,99
详细分析入口匝道和无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行为的异同之处,借鉴无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诸多研究成果,运用接受间隙理论分析研究入口匝道通行能力,提出主路在低流量、中等流量和高流量时下车头时距分别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2阶Erlang分布和3阶Erlang分布。考虑不同类型车辆汇入的临界间隙和跟车时距,建立主路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入口匝道通行能力模型。求出相应条件下混合车流的入口匝道通行能力值,为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的入口匝道控制以及系统控制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6.
Unlike regular automotive vehicles, which are designed to travel in different types of roads, railway vehicles travel mostly in the same route during their life cycle. To accept the operation of a railway vehicle in a particular network, a homologation process is required according to local standard regulations. In Europe, the standards EN 14363 and UIC 518, which are used for railway vehicle acceptance, require on-track tests and/or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 important advantage of using virtual homologation is the reduction of the high costs associated with on-track tests by studying the railway vehicle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operation conditions. This work proposes a methodolog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ailway vehicle design with the objective of its operation in selected railway tracks by using optimisation. The analyses required for the vehicle improvement are performed under control of the optimisation method global and local optimisation using direct search. To quant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a new objective function is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a Dynamic Performance Index, defined as a weighted sum of the indices obtained from the virtual homologation process; the non-compensated acceler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al velocity; and a penalty associated with cases where the vehicle presents an unacceptable dynamic behaviour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Thus, the optimisation process intends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vehicle in terms of running safety and ride quality, but also to increase the vehicle availability via the reduction of the time for a journey while ensuring its operational acceptance under the standards. The design variables include the suspen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perational velocity of the vehicle, which are allowed to vary in an acceptable range of vari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optimisation lead to a global minimum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n which the suspension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are optimal for the track, the maximum operational velocity is increased while the safety and ride quality measures of the vehicle, as defined by homologation standards, are either maintained in acceptable values or improved.  相似文献   
97.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焊接逐步取代手工焊已成为工程装备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窄间隙机器人自动立焊系统代替传统手工电弧焊,研究一种178mm超厚桩腿齿条板双面同时立焊对接工艺。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选用合理的焊接工艺,机器人自动立焊系统在实现良好的齿条板自动化对接的同时,焊缝成形美观,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与传统手工电弧焊对接工艺相比,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
陈会东  金辉虎  蒋扬 《水道港口》2010,31(5):553-556
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对港口建设前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维管束植物、底栖动物、渔业资源等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并收集项目开工前、施工期和试运营后的水生生态资料,对比建设前后水生生态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港口建设对水生生态的影响情况,评价了现有水生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分析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工程验收程序的不足,提出一种系统的工程验收程序和相应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0.
干式采油树应用于海上油气开发具有特定的优势,张力腿平台(TLP)作为重要的浮式干树开发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联系到我国海上油田具体特点及TLP平台所具有的诸多优势,未来TLP平台将是中国南海油气开发不可或缺的平台类型之一。本文针对经典TLP在中国南海北部“浅深水”(水深330m)油田千年一遇环境下整体运动性能与张力腱系统响应情况进行了研究,对TLP平台进行了全耦合时域计算分析,并对平台运动、张力腱响应及平台甲板气隙等进行了分析校核。分析结果表明:千年一遇生存条件下,平台张力腱系统安全;平台水平偏移较大,对立管设计挑战较大;平台甲板气隙较为临界,存在甲板上浪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