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429篇
综合类   299篇
水路运输   112篇
铁路运输   252篇
综合运输   3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前运营时速160 km以下(双箱运输)有砟轨道隧道内轮廓难以满足大型养护机械(特别是大型清筛机)作业空间需求,通过对新建时速160 km以下电气化铁路(双箱运输)有砟轨道隧道的建筑限界、接触网悬挂方式及布置、大型养护机械空间需求、轨道结构形式、侧沟及电缆槽设置等内轮廓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单双线铁路有砟轨道隧道内轮廓控制性尺寸、拟定内轮廓方案,通过对各型内轮廓方案的结构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便利性比较,给出推荐方案,为通用图编制和纳入规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长江干线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和防污染形势严峻,文中作者通过对长江干线的专题调研,希望能揭示长江危险货物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以朔黄铁路近2000孔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开展重载运输对既有铁路混凝土梁的影响分析、常见病害统计及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对策。结果表明:重载运输导致桥梁结构主梁、墩台基础、支座等结构横向、竖向和纵向受力大幅增加,活载储备量降低,振动和疲劳加剧,进而引起混凝土梁体开裂、挠度过大、横向振动加剧、梁端顶死等一系列病害大量出现并迅速扩展,轴重和运量的大幅提高是病害快速出现和发展的直接原因,通过采取体外预应力加固、辅助钢梁加固和裂缝灌封等措施,可以达到提高混凝土梁结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道路系统中的人机混驾交通环境是指人工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混合运行的交通环境,其中换道行为建模是人机混驾环境下无人驾驶车辆行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构建人机混驾环境下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无人驾驶车辆换道行为模型(Long-short-term-memory-based Autonomous Vehicles Lane Changing,LSTM-LC)。通过研究人工驾驶车辆在换道过程中与周边车辆的相互作用,对换道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为了提升模型的迁移性,引入道路横向偏移量信息。结合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要求,使用美国公开交通数据集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NGSIM)构建换道行为样本库。针对LSTM-LC模型,以均方差MSE作为损失函数,使用RMSprop优化方法进行训练,对LSTM网络结构、历史序列长度N及训练样本量3个重要参数进行标定。最后,针对道路横向偏移量M对LSTM-LC模型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GRU-LC模型,LSTM-LC模型对换道行为的表征更准确,在模型的精度和迁移性上有着显著的提升;GRU-LC模型的均方差为4.64 m2,迁移性均方差为119.82 m2,而LSTM-LC模型的均方差为3.18 m2,迁移性均方差为79.58 m2,分别优化了31.5%和39.71%;通过引入道路横向偏移量M,可将LSTM-LC模型精度和迁移性提升约10%,且模型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5.
大型车的混入对高速公路交通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交通事故情景下。为了引导事故条件下驾驶人和组织者做出高效准确的决断,将考虑了大型车混入率的动态空间占有率模型引入到交通波模型,构建干涉与非干涉情景下的交通事故影响模型。以郑尧高速为例,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分别对干涉情景下的疏散时间、疏散量以及事故发生的位置,车辆数等指标与事故影响程度的指标(包含事故最远排队长度,事故持续时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散时间与事故影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疏散量与事故影响程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事故发生点与上游匝道之间的距离与其关系不大;道路服务水平为0.456,车辆数为1 321 veh·h-1时,为了使得分合流区不受影响,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景下,应将大型车混入率控制在50.1%以下,使得最远排队长度在10 km内;当大型车混入率大于58%时,将很难通过干涉引导避免对上游分合流区产生影响;在35 min以内采取干涉措施的效果最为明显,而大于35 min时,事故持续时间会发生一个急剧的增加,不利于路网恢复,之后事故恢复时间将趋于平稳;对道路交通量进行模拟可知交通量每增加50 veh,疏散时间和距离增加的范围为[1.5 min,3.6 min]和[1.209 km,1.543 km]。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事故诱导策略制定和疏散效果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optimal roll control of an experimental articulated vehicle. The test vehicle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used to design the control strategies are presented. The vehicle model is validated against experimental data from the test vehicle in passive configuration. The initial controller design, performed by Sampson (Sampson, D.J.M. and Cebon, D., 2003a, Achievable roll stability of heavy road vehicles. Proc. Instn. Mech. Engrs, Part D, J. Automobile Engineering, 217(4), 269–287), is reviewed and adapted for the experimental vehicle. The effect of not controlling all the axles on the vehicle is investigated and a variable vehicle speed controller is designed by interpolating between constant speed controllers.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normalized load transfer is achieved for a range of manoeuvres, both in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07.
108.
道路交通事故检验鉴定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故处理提供科学、专业的技术支持。检查和核实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是对道路交通事故技术评估的基本方法。已成为解决许多事故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实际情况,针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的痕迹鉴定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9.
基于遗传算法的重载与非重载去向开行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道德简要介绍重载运输在我国开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重载列车去向模型。引进一个先进的算法-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根据求得最终优化方案,比较普通直达列车和重载列车开行方案的不同,计算结果表明重载列车的开行应该重新调整现有编组计划,而不是仅仅加大原有开行方向上的编成辆数以实现重载。  相似文献   
110.
A design methodology for mechatronic vehicles is presented. With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MDO) methods, strongly coupled mechanical, control and other subsystems are integrated as a synergistic vehicle system. With genetic algorithms (GAs) at the system level, the mechanical, control and other relevant parameters can be optimized simultaneously.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ology for mechatronic vehicles, it is used to resolve the conflicting requirements for ride comfort, suspension working spaces and unsprung mass dynamic load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half-vehicle models with active suspensions. Both deterministic and random road excitations, both rigid and flexible vehicle bodies and both perfect measurement of full state variables and estimated limited state variables are consider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vehicle systems based on the methodology have better overall performance than those using the 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LQG) controller. It is shown that the methodology is suitable for complex design optimization problems where: (1) there is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 or subsystems; (2) there are multiple design criteria; (3) there are multiple local optima; (4) there is no need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the optimizer at the system level; and (5) there are multiple design variab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