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429篇
综合类   299篇
水路运输   112篇
铁路运输   252篇
综合运输   3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杨晓光  杨静  史玉茜 《城市交通》2012,(4):65-71,18
为分析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左转非机动车过街模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的适用条件,在动态交通条件下,定量分析两种模式对典型两相位和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单独与综合影响。在通行效率方面,选取机动车通行能力作为评价指标;在安全性方面,引入一个可比选交通设计方案的指标——交通当量冲突。通过理论与实例分析,从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两方面给出了两种模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在上述方面均有单独优势;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在相应的左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量条件下两种模式均能同时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模式均不能同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2.
建立超长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利用大秦线3万t重载组合列车长大下坡道制动试验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分析超长重载列车平直道制动工况时列车编组长度、机车无线同步控制延迟时间,以及长大下坡道常用全制动时坡度差、车钩间隙和ECP制动控制技术对纵向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4万~12万t超长重载组合列车编组长度对平...  相似文献   
83.
作者通过对货运运价信息系统分析,系统地研究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计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货运运价信息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便加快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4.
目前国内各城市都在开展或已经开展资源共享的研究,其中车辆基地资源共享是线网资源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地铁设计规范》规定,车辆基地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后勤基地。车辆基地的设计范围包括车辆段、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和培训中心以及必要的办公、生活设施等,是地铁正常运营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通过广泛调研,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车辆基地资源共享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仅集中在车辆大、架修的资源共享,缺乏对车辆基地综合维修中心、物资库等全系统的资源共享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基于线网全寿命成本控制目标的车辆基地资源共享研究思路,以沈阳地铁线网车辆基地为例,提出资源共享方案。除大、架修资源共享外,进一步研究物资存储、综合维修、特种车辆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此外,对车辆基地各个单体的配置提出一定的标准化指标。在充分调研国内其他城市地铁建设经验、运营经验以及不同城市车辆基地建设规模的基础上,最终得到沈阳地铁车辆大架修资源共享、物资共享、综合维修共享、特种车辆共享以及场段配置标准化5个方面的研究结论。便于指导沈阳及类似城市地铁在新一轮的建设规划中以及未来线网规划调整中更加合理地分配车辆基地的物资、人力、设备、用地。  相似文献   
85.
彭建华  耿红 《交通标准化》2020,6(2):101-108
为预防和减少我国水路运输危险品集装箱瞒报谎报现象,基于安全相似系统学原理,调查分析了水路运输危险品集装箱瞒报谎报的常见情形及其原因,探讨了航空、铁路和道路三种运输方式下对于危险品瞒报谎报问题的解决方法,借鉴其经验,结合水路运输实际,提出了解决水路运输危险品集装箱瞒报谎报问题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航空、铁路、道路危险品运输与水路危险品运输具有较强的相似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品瞒报谎报问题,航空、铁路、道路危险品运输在行政执法、法规制度、安全培训、信息公告、数据分析、举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解决水路运输危险品集装箱瞒报谎报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
针对智能车纵向决策问题,提出基于环境车辆偏离车道程度识别运动模式的方法;构建动态环境车辆横纵向轨迹预测模型,并求解;构建保持、先行、避让在内的决策集,提出基于预测轨迹的单个车辆决策方法,并基于所有动态环境车辆的决策结果在加速、减速和匀速3 种结果中做出综合决策. 实车实验表明:在直行、换道和转弯运动模式下轨迹预测平均误差分别为0.11,0.29,0.80 m,预测精度较高;复杂动态环境下,本文提供的纵向决策信息提升了智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87.
为了评价和预测不同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建立通用的统计模型,作者首先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与人口规模、机动车保有量、道路里程以及人均GNP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性选择影响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并建立万车死亡率与人均GNP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计算结果与校核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评价和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模型对交通管理者提高交通安全性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应用键图理论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模型,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键图模型和matlab的simulink仿真方框图相连接,并利用simulink的可视化功能实现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可视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将simulink仿真工具箱与键图模型相结合,可使汽车性能分析研究更为直观和简洁.  相似文献   
89.

European Union regulations require haulage companies of member states like the UK to keep records of their drivers’ hours of work. All heavy goods vehicles (HGV's) over 7.5 tonnes are fitted with tachographs which record a driver's operating activities (periods of driving, other work and rest). These records are etched onto a laminated chart by various styli, one of which records the vehicle's spe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new technique for extracting individual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speed trace of an HGV tachograph chart to calculate four parameters: distance travelled, average speed, time travelled and speed variability.

The average speed, time travelled and speed variability were analysed statistically using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tests. Speed variability was found to be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identifying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 driver's behaviour. Once differences in behaviours can be identified it may be possible to link certain driving habits to factors such as component wear, accident rates and excessive fuel usage.  相似文献   
90.
Perception system design is a vital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nomous vehicle (AV). With the vast selection of available off-the-shelf schemes and seemingly endless options of sensor systems implemented in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vehicles, it can be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system for one’s AV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AV perception technology available today. It provides up-to-d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limits, and ideal applications of specific AV sensors; the most prevalent sensors in current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AVs; autonomous features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and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methods currently implemented in AV research. This information is useful for newcomers to the AV field to gain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AV solution landscape and to guide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towards research areas requiring further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this paper highlights future research areas and draws conclusions about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for AV perception and its effect on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Topics discussed in the Perception and Automotive Sensors section focus on the sensors themselves, whereas topics discussed in the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ection focus on how the vehicle perceives where it is on the road, providing context for the use of the automotive sensors. By improving on current state-of-the-art perception systems, AVs will become more robust, reliable, safe, and accessible, ultimately providing greater efficiency, mobility, and safety benefits to the publ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