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81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47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trans-European transport network (TEN-T) encompasses the major planne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 Europe, ranging from high speed rail to port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this category are considered priority projects and receive European subsidies; but these have been insufficient to get these projects off the ground. This paper addresses two research questions. First, it sketches the basic economics of cross-boundary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what pricing and investment policies can we expect, what is the role of through traffic and high fixed costs of infrastructure? Second, it examines briefly what lessons the EU could draw from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existing federal funding institutions like the US and Germany. These ideas are used to propose a new subsidy scheme for the TEN-T projects.  相似文献   
92.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issues involved in the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 The road transport sector's contributions to this problem are then detailed and various policy option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private cars are discussed. The paper then describes a model which forecast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cars.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olicy options are then modelled and the results compared. Policies considered include: raising fuel prices in terms of the UK government's commitment to increase road fuel duties; subsidising public transport in terms of reduced public transport fares; and a tax differentiated by engine size.  相似文献   
93.
各行为主体的博弈均衡是绿色物流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碳税政策导向,以政府、企业、第三方监查方为利益主体,从基础成本、声誉损益、奖励补贴、惩罚损失、税收收入、基准收益、其他支撑等7个方面定义各变量与参数,构造了绿色物流发展三方博弈系统。设计不同策略组合下的收益矩阵,并通过其与策略选择概率的相互关系确定各方的期望收益。运用Malthusian原理,建立碳税政策下绿色物流发展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策略行为的博弈演化规律。数值分析与系统仿真结果表明:1) 三方博弈对绿色物流发展的行为特征、主体责任、利益导向明确,分别表现为政府引导、企业落实与第三方监查;监管、减排与督察;碳税税额、减排补贴与上报奖励。2) 政府、企业、第三方监查方等均支撑绿色物流的稳定发展,其利益参数正向积极作用于各主体的策略组合与选择,效果上,对第三方监查方的作用要弱于政府与企业方。3) 碳税税额、超额碳排量、减排补贴、上报奖励等对绿色物流发展积极有效,各参数均能支撑政府引导方的加强监管策略,且完成演化到稳态;对物流企业落实方的严格减排策略有积极正向作用,其中碳税税额与超额碳排量相较上报奖励效果更好、稳定性更强;对第三方监查方的策略选择表现为正向且相对弱水平,概率变化区间较小。研究结果可为碳税政策下绿色物流利益主体的策略行为选择服务,支撑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4.
针对铁路企业税务工作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工数据处理质(量)效(率)欠佳、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基于财务共享模式设计了一套以发票管理为核心的铁路企业税务管理系统(简称:税务管理系统)。文章阐述了该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实现路径,采用组件化与服务化设计理念,通过前后端分离及多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了发票自动勾选抵扣、税务月报自动编制、税务风险智能预警等功能。试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提升税务信息处理效率与风险识别响应速度,为铁路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铁路行业业财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
张志学  张敏  刘贵 《机车电传动》2020,(5):22-25,29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负责为电力牵引机车车辆提供能量,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车辆可靠运行的基本前提,而标准对牵引供电系统具有规范作用。文章分析了IEC标准体系中的相关牵引供电标准,重点介绍了牵引变电所电力电子变流器标准IEC 62590的最新发展情况,探讨了IEC牵引供电标准的后续发展趋势,为从事牵引供电行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国际铁路联盟(UIC)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方法及流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力推进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促进中国铁路技术纳入国际标准,是增强中国铁路国际标准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服务于\"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铁路主持参与了国际铁路联盟(UIC)一系列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总结前期中国铁路UIC国际标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铁路国际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工作原则,系统阐述UIC国际标准制修订的主要方法和工作流程,为中国铁路专家更好地完成UIC国际标准工作,并进一步提升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建设中吉国际铁路以构筑新的欧亚铁路大陆桥的战略意义、区域路网形成,以及对目前项目技术经济论证中推荐的线路走向方案存在的问题阐述,结合笔者对项目东、西衔接点间地形地势特征的分析研究,参考多年参与类似山区铁路的选线经验,对事关项目建设成败的线路走向(方案)选择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建设线路走向的选择建议,为项目的进一步研究论证与线路走向的最终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
鉴于国际海事组织(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工作组正在制定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文章首先编制了参数横摇第一层和第二层薄弱性衡准的计算程序,其中采用解析稳态解法求解横摇响应,并给出了衡准中关键参数即波浪中稳性高变化的计算方法;其次以国际标模 C11集装箱为例详细分析了参数横摇衡准的计算过程,同时分析了横摇阻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衡准方法的一致性及程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
马星 《中国海事》2007,(1):36-40
随着航海教育国际化和越来越多的中国海员走向世界,如何提高我国航海人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航海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中国海员在国际竞争市场上的优劣势为基础,根据中国航海教育现状.提出了提高我国国际海员素质的几.占、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0.
郑建恩 《中国水运》2007,5(8):180-181
税务部门传统的考核方法无法有效调动税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存在诸多弊端,枣庄市X区国税局以量化积分制考核破解考核难题,提高了工作绩效,更新了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