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3篇
  免费   261篇
公路运输   1357篇
综合类   1287篇
水路运输   743篇
铁路运输   807篇
综合运输   21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陈华  高杨 《港工技术》2020,(2):97-100
本文结合某港油库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升级项目,介绍了该港根据《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通过多角度评估,建立健全油库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对其全方位的防护。  相似文献   
192.
On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goals in transport is found within the vehicle fleet where fuel economy and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vehicles impose conflicting requirements on vehicle mass from an individual’s perspective. Fleet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outcomes of the fleet;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mass within the British fleet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partial effects of mass on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of vehicles.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fuel consumption increases as mass increases and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uel and transmission types. Additionally, increasing vehicle mass generally decreases the risk of injury to the driver of a given vehicle in the event of a crash.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fleet, and in particular, is affected by changes in mass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fleet. We confirm that there is generally a trade-off in vehicle design between fuel economy and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imposed by mass. Cross-comparison of makes and models by model-specific effects reveal cases where this trade-off exists in other aspects of design. Although it is shown that mass imposes a trade-off in vehicle design between safety and fuel use, this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it imposes a trade-off betwee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goals in the vehicle fleet as a whole because the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of a vehicle depends on both its own mass and the mass of the other vehicles with which it collides.  相似文献   
193.
岩质边坡平面滑动验算包括岩体内部结构面验算和岩体抗剪强度验算.均质边坡岩体由于抗剪不足产生平面滑动,通过假定破坏面与内摩擦角之间关系迭代求解安全系数,探寻破裂角和内摩擦角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简化估算安全系数公式.通过与数值解对比验算,可知简化公式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4.
杨小燕  盛利 《中国铁路》2021,(2):128-134
针对目前计划内接触网停电时电力机车进入无电单元(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停电作业区域数据对比库语音、屏幕鼠标点击坐标和高清成像分析进行"三元素二阶段"处理对比方法,以减少人员操作失误和损失.机车/车次信息及对应机车属性先由操作人员办理接发列预告(办理闭塞)的语音识别获取,再通过TDCS/CTC终端机非上位机获取并核对...  相似文献   
195.
安全目标管理是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在进行广泛调查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实际,提出了构建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目标控制指标体系,并讨论了该体系的实施和评价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6.
武和全  张家飞  胡林 《汽车工程》2021,43(2):226-231,304
为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提出用一种旋转速度曲线把座椅旋转至指定角度,研究此旋转速度下的乘员生物力学响应.首先,根据所建立的碰撞模型与假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其次,改变座椅旋转方向和速度研究乘员旋转至指定位置乘员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200 ms内采用等腰梯形旋转速度曲线旋转至±45°和±90°不会引起乘员额...  相似文献   
197.
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建设越来越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水淹、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因未及时管控地下道路车辆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地下道路的运行安全面临挑战。通过对地下道路入口控制方法、总体方案、设备要求等开展研究,提出地下道路关闭多级预警、建立物理拦截需求和安全高效的控制系统等建议。通过文献、需求调研、技术比选验证,提出了包含物理控制设施、车道信号灯、交通感知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声光警示设施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等方案,并结合广州南沙横沥岛尖地下环路的实例开展了方案设计和工程应用。研究提出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升紧急工况下地下道路入口的交通控制效率,提升地下道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8.
为改善现有的自动驾驶换道轨迹规划模型产生的换道轨迹与真实的换道轨迹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LSTM-NN的安全敏感性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可以缓解当前自动驾驶轨迹规划存在的不足,输出轨迹既保证了较高的精度又提高了安全性。CarSim仿真软件模拟了本模型产生轨迹的可跟踪性,结果显示轨迹非常平滑,并且自动驾驶车辆可以高效、安全地完成换道。  相似文献   
199.
国外客车被动安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近年来,国外大客车被动安全研究进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欧美等国家,虽然公路客运量比重最大,但与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大客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是最少的,这与这些国家客车的被动安全研究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国外客车事故统计与分析、被动安全研究方法以及目前正在研究的新项目等三方面对国外大型客车被动安全研究的状况进行介绍,以对我国刚刚起步的大客车被动安全的研究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0.
含缺陷压力管道安全评定方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含缺陷压力管道安全评定的方法较多,主要有极限载荷控制的塑性失效准则、断裂力学J积分的评定方法、英国R6双判据准则评定方法、美国ASME规范评定方法、参数不确定性缺陷的安全评定方法等.文章对这些方法加以简要的概括和评述,并分析了有些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指出工程化、可靠性和智能化是当前含缺陷压力管道安全评定方法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