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篇 |
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08篇 |
综合类 | 49篇 |
水路运输 | 31篇 |
铁路运输 | 42篇 |
综合运输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公路桥梁T梁钢筋间距为20Cnl及10cm+30cm2种工况时的应力及应变,得出钢筋间距在符合设计规范时其应力及应变要合理得多,进而通过多次现场试验设计出一种砼芯胎具,对提高T梁的质量及进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砂卵石地层超浅埋小净距暗挖群洞施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地铁4号线清江路口站北侧附属大部分位于新近建成的成温射线立体交通系统投影下,原设计明挖方案无法实施,采取通道及风道合建暗挖结构方案。暗挖小净距群洞方案存在浅埋、大断面、群洞效应、环境复杂、工期紧张等特点。为了减少群洞效应影响,采取管棚联合导管超前支护、超前加固+径向注浆改良周围地层、分块分部错进、二次衬砌保留部分临时支护钢架等措施,结合相应附属明挖基坑,实现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快速安全施工,并且对主道交通无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南沙港粮食及通用码头HZ和AZ型组合钢板桩施工技术,对施打钢板桩用的导向架,采用活动式限位装置、防扭曲装置加以改进,加强测量控制,提高了钢板桩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4.
尽管桩基础应用广泛,然而对群桩基础的群桩效应的研究,最初主要局限于模型试验。到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学者在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均取得了较多成果。国内学者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该课题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就桩基础在不同土质中桩距对群桩效应的影响作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85.
陈修平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11):44-4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需要。而目前尚未形成适用市域铁路系统的标准和规范。根据蓟县至大港市域铁路功能定位和客流特点,提出可能的速度目标值方案;对不同速度目标值方案结合规划、总体布局、站间距、运行时分、工程投资等多方面分析,实现工程的综合效益最优,提出适宜本项目的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86.
坑中坑基坑的开挖包含外坑的竖向开挖卸载和内坑的侧向开挖卸载,存在着对内、外坑围护结构间”中间土体”的双向开挖应力释放问题,内、外坑开挖的相互影响又使得开挖应力释放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导致对围护结构上土压力的控制难度增加.针对坑中坑基坑的内、外坑开挖相互影响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在单元体加载试验破坏面为剪切面的基础上,提出坑中坑基坑内、外坑开挖相互影响的临界间距判别方法,建立考虑土体强度的临界间距计算公式.通过离心机试验,验证基于单元体剪切面的内、外坑开挖相互影响临界间距判别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7.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7,(6):105-110
利用分步变位控制原理研究复杂地质浅埋暗挖小间距偏压突变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规律,对限制周边环境及结构本身复杂的隧道工程地表变形具有指导意义。依托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实例,分析地表在多种复杂条件下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过程中,注浆体充分发挥了作用,地表竖向沉降量(最大为14.82 mm)满足标准要求,但实际监测得到的地表沉降位移明显超过标准值,因为地表变形不仅受注浆措施的控制,还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从现场观测结果来看,同时经相关单位论证后,表明并没有因为隧道施工影响周边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因此保障隧道结构及周围环境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用统一标准进行地表沉降控制是不尽合理的,对处于复杂地质环境中,且结构本身复杂的隧道工程来说,日常沿用标准几乎不适用。 相似文献
88.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亮马河站区间盾构隧道旁穿南小街8号楼工程,分析两条盾构隧道小间距、长距离并行临近楼房的工程难点,介绍设计与施工采取的措施以及监测数据分析等工程实践.通过总结分析,得出工程实践中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小间距、长距离并行施工的相互影响规律和对楼房沉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9.
浅埋暗挖小净距隧道应力集中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目的:小净距隧道暗挖施工中,由于邻近导洞之间土柱应力集中,影响其安全状态和邻近后行隧道的施工,并影响到先行隧道的安全,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周边建筑物、地中管线等设施的破坏。因此,对浅埋暗挖小净距隧道应力集中现象进行分析,对保证施工安全十分重要。研究结论:本文结合宣武门车站小净距群洞暗挖施工,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应力集中现象,量化了群洞施工时中间土柱的应力应变效应,分析了土柱沉降规律、土压力变化特征,监测结果显示:(1)相邻导洞中土柱体中间部位沉降值最大,达到-14.8 mm,是其他区域的1.1~2倍,土柱体的沉降与土压力的关系和理论分析吻合,表明该部位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2)后行隧道对先行隧道产生微小的拉力作用。同时,按照开挖面与监测点的距离,对土柱沉降规律和土压力变化规律进行阶段划分,为采取措施降低应力集中现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为解决既有普速铁路锻制合金钢心轨组合辙叉使用寿命短,养护维修量大,更换作业频繁等问题,针对现场辙叉翼轨磨耗过量、心轨伤损、胶垫压溃窜出、间隔铁螺栓断裂等典型病害,采用延长翼轨平直段范围至心轨理论尖端增加轨头实际承载面积、刨切翼轨轨头0~4 mm减小轨侧连接圆弧所占宽度、强化叉心结构及下部支承避免弹性垫板失效、调整间隔铁布置提高辙叉对列车荷载和纵向力的承受能力、加强螺栓防松措施方便现场安装使用、设计新型垫板改善轮载过渡冲击等措施,在保持垫板钉孔不变的条件下,对锻制合金钢心轨组合辙叉结构进行系统优化,可有效提高辙叉翼轨的耐磨性及结构的整体性,延长辙叉使用寿命。优化后的锻制合金钢心轨组合辙叉能够现场替换既有辙叉使用,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