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1000篇
综合类   595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276篇
综合运输   7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文章以梧州西江大桥箱形拱桥为例,在对桥梁结构进行外观检测的基础上,利用Midas Civil 2010建立模型,通过静载和动载试验分析了该桥的承载能力及结构力学特性,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加固措施,并探讨了维修加固处理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52.
结合瀑布沟大桥工程实际,详细介绍了无塔架缆索吊机的设计方法和无塔架缆索吊装预制横梁及吊杆的安装技术。  相似文献   
53.
对某缺失资料的刚架拱桥进行了病害调查、无损检测及荷载试验,重点对荷载试验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结构加载模拟分析、加载等级与方式的确定、变形和自振频率的实测与分析,表明该桥的承载能力不满足规定的荷载等级,且动力性能较差,需要进行加固维修.此方法为该类桥梁的维护使用和加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基于土压力减载机理,推导高填方黄土明洞顶铺设EPS板和土工格栅共同减载的明洞顶土压力计算公式。利用ANSYS软件模拟不同弹性模量EPS板和土工格栅共同减载时高填方黄土明洞顶的土压力,采用荷载等效方法将数值模拟的"波浪形"分布的土压力转化为均布荷载,将其与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明洞顶土压力均随内外土柱沉降差的增大而减小,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3.59%,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取EPS板的弹性模量为0.5 MPa,数值模拟明洞顶土体的竖向位移、最小主应力和竖向应力。结果表明:EPS板变形导致明洞顶最小主应力方向发生旋转,指向外土柱,在0.83倍洞高处出现明显的"应力拱";"应力拱"下部竖向、横向土压力均减小;内外土柱沉降差越大,"应力拱"横向应力越大,承担上部荷载越大,土拱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55.
在列车一桥梁时变系统横向振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采用26个自由度的列车空间振动模型,以空间梁单元模拟桥梁结构,以普通空间梁元即12自由度的空间梁元来模拟拱及吊杆结构,建立了双线铁路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式桥列车一桥梁时变系统空间振动分析模型,分别以构架人工蛇行波及前苏联规律性的竖向不平顺函数为横向及竖向激振源,进行双线铁路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式桥列车一桥梁时变系统空间振动响应分析。计算了列车以不同车速通过桥梁的空间振动响应,所得结果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6.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以湖南南县茅草街特大桥为例 ,讨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弹性稳定和极限承载力。分析计算时 ,考虑了拱桥结构分阶段刚度变化、截面逐次形成以及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等影响。  相似文献   
57.
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提出钢管混凝土应力 应变关系采用纤维单元模型的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模型拱进行的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钢管混凝土拱受力全过程的非线性性能。分析还表明,钢管混凝土拱的受力应考虑双重非线性问题,其中材料非线性的影响要大于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平顶山市湛河提篮式拱桥的横向稳定性,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该提篮式拱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为了与平行拱肋拱桥的稳定性对比,同时建立了平行拱肋拱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两种桥型进行空间弹性稳定性计算与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提篮式拱桥失稳形式以拱肋的面外失稳为主,拱肋无横撑区域是全桥稳定的薄弱部位;与平行拱肋拱桥相比,提篮式拱桥横向稳定性显著提高,第1阶拱肋的横向失稳模态发生了改变。计算结果用于确定湛河提篮式拱桥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9.
以北京地铁15号线学院路站为研究背景,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并进行数值模拟等手段,确立了对导洞内土体进行深孔劈裂注浆措施,加固土体并形成隔水层,取代了传统的地面降水,节约了场地,消除了因降水造成地层水土流失而引起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也避免了城市地下水资源浪费。将原来柱洞法的6导洞改为8导洞,钻孔灌注桩改为人工挖孔桩,并对车站结构施工工序进行了优化。工程实践表明,修改后的施工方案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0.
桩网复合地基桩顶土拱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桩网复合地基垫层与填土中的土拱对桩顶应力调节和沉降控制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对比现有桩网复 合地基桩顶土拱效应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单桩数值模拟和数学解析,对桩顶土拱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网复合地基桩顶土拱区域内的主应力迹线是一族自桩顶平面向上曲率逐渐增大的变曲率曲线,其中,接近桩帽边缘的一条主应力迹线线形近似于抛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