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57篇
公路运输   100篇
综合类   127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机场刚性道面地基参数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机场刚性道面无损检测中的地基反应模量K的动态识别方法,以运动荷载作用下的粘弹性Winkler地基上的板系统的动态力学计算模型的方程解析解为基础,应用最小二乘方准则来拟合实测动挠度和理论动挠度,从而识别出地基反应模量K。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识别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2.
王维 《公路》2004,(1):10-14
根据Miner定律提出了基于疲劳消耗计算民用机场刚性道面剩余使用寿命的方法。本方法计算结果直观、明确,各种机型对剩余寿命的影响一目了然;当饥型的运行架次变化时.剩余寿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调整计算。  相似文献   
93.
阐述了APM(自动旅客输送)系统特性及概念构形,提出了机场航站区APM概念布局,分析了基于APM系统的航站区旅客进港和出港流程.通过APM系统与其它旅客运输方式的对比,分析了APM系统在建造成本、系统安全及可靠性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
空中交通流量剧增,机场容量与空中交通需求的矛盾日益凸出,针对机场地面滑行网络,提出滑行飞机流优化算法,确定飞机经过指定滑行路径上各点的最优时间,避免航班冲突,减少航班延误,将该算法用于机场地面容量评估模型中的飞机流产生模块,结合计算机图形仿真技术开发了机场地面容量评估系统,利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实际航班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的容量评估结果验证了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5.
为了研究复合道面在不同季节时的力学响应,以中原地区某机场改造项目为项目背景,借助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道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复合道面在温度影响下的力学响应,并与机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大气温度所能影响的道面深度范围在0.56 m以内,和大气温度相比,道面面层温度峰值远大于气温峰值;道面内部不同结构层之间温度变化趋势相同,随着道面深度的加深,温度峰值逐渐递减,并且出现时间具有延迟现象;在不同季节,道面在相同机型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形不同,说明温度对于道面的受力是有影响的,其中混凝土层在冬季时所产生的应变值比夏季所产生的减少约74%,变化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6.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原理和一般实施过程,结合机场铺面工程空间信息及属性信息的特点,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构建了上海机场道面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单元划分、空间实体分层组织、空间数据库等管理模式,以及系统软件的GIS功能设计等重要内容,可作为我国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实践证明该方法符合实际,能够为用户提供快速、动态、准确的管理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用于首都国际机场线的波导管的功能、波导管的布置原则,以及波导管衰耗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8.
研究目的:阐述将铁路引入天津滨海机场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既有建筑物分布和远期城市规划,对线路沿京山铁路通路方案和沿程林庄通路等方案进行研究,为其它相似工程的选线思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考虑线路所处位置地形地貌和城市规划,通过对铁路引入天津国际滨海机场通路方案的阐述,采用统计、类比和优缺点评价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研究结果:针对铁路引入机场通路方案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可行性较强的选线思路、接轨点选择和其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配套技术措施。研究结论:沿京山铁路通路方案,与城市规划干扰少,建筑物拆迁量小,与机场的现状及规划衔接较好,方便旅客出行,推荐选择该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9.
To mitigate airport congestion caused by increasing air traffic demand, the trajectory‐based surface operations concept has been proposed to improve surface movement efficiency while maintaining safety. It utilizes decision support tools to provide optimized time‐based trajectories for each aircraft and uses automation systems to guide surface movements and monitor their conformance with assigned trajectories. Whether the time‐based trajectories can be effectively followed so that the expected benefits can be guaranteed depends firstly on whether these trajectories are realistic. So, this paper first deals with the modeling biases of the network model typically used for taxi trajectory planning via refined taxiway modeling. Then it presents a zone control‐based dynamic routing and timing algorithm upon the refined taxiway model to find the shortest time taxi route and timings for an aircraft. Finally,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is integrated with a sequential planning framework to continuously decide taxi routes and timing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olution time for an aircraft can be steadily around a few milliseconds with timely cleaning of expired time windows, showing potential for real‐time decision support application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over existing approache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提高道面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室内对单丝聚丙烯、网状聚丙烯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进行了抗渗性、抗冻性和耐磨性试验。抗渗性试验采用静水压力法和氯离子渗透法,抗冻性试验采用快冻法,耐磨性试验采用滚珠轴承法。试验结果表明:当纤维体积率为0·10%时,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比普通道面混凝土提高了40%~160%,纤维混凝土的耐磨度比普通混凝土提高了23%~50%;合成纤维的体积率为0·15%~0·18%时,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抗冻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