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5篇
  免费   343篇
公路运输   1906篇
综合类   1717篇
水路运输   1306篇
铁路运输   1336篇
综合运输   26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工程实践对福银高速邵三段下村特大桥石灰岩溶洞区桩基钻孔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可以加深和交流溶洞区钻孔桩成孔关键技术的认识,从中得到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2.
简要介绍CA6123SH2客车的设计思想、整车造型、结构设计、工艺和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3.
通过执行粘接玻璃的工艺规范,提高粘接玻璃的粘接质量。  相似文献   
84.
结合海口市货运大道工程探讨了粉喷桩处理市政道路地基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与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5.
首先阐述了量子密码术(quantum cryptography,QC)在保密通信中的重要意义,然后简要地介绍了量子保密通仪协议安全性的基本原理和几种量子密码术协议,综述了空间量子保密通信实验研究的进展,最后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卫星的量子保密通信终端及其关键参数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6.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波加热法进行含水量测定的方法,对微波加热法测定含水量进行了检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提出在现场含水量检测中采用高火挡位的微波加热法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7.
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汽车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技术。通过分析发动机局部预热方法,完善发动机预热装置,探讨实现发动机低温热态起动的技术依据。针对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的工作机理和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低温预热起动试验,从结构和使用两个方面,探讨进气预热与发动机预热兼容性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网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同时又对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网的概要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利用光纤接入技术组建区段数字调度通信网的网络结构等相关问题。得出随着通信的实时性和各种非通话信息的快速发展都要求将全光网络作为组建调度通信网的最终目标,但光接入网技术的使用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89.
船舶航行安全的可持续改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国际海事组织(IMO) 成立以来的国际海上安全状况和控制途径, 揭示了“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与港口国监督” (ISM规则+PSC) 模式的运作机制、实质和局限性, 提出用MMEM理论来完善该模式和实现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强调置身于安全文化中, 对“技术、管理、观念”进行综合促进, 是持续改善海上安全的必由途径。  相似文献   
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积极推进基金改革,设立技术科学板块,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解决需求背后的核心技术科学问题,推动科研范式改革。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作为科学基金技术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响应,及时调整学科资助政策。小学科,大行业,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研究呈现需求牵引、面向未来、技术集成、交叉融通的特点,需要进一步重视各交通体系交通诸要素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反对脱离行业、脱离应用对象,盲目梳理所谓的共性工程科学问题。推动基于RAMS(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和安全性(Safety))理论的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评价体系建设,关注各交通体系自身的特点及科学基础差异,强化其在重大、重点、人才等重要项目立项建议遴选、评审及成果后评估各环节中的应用,加快科学成果转化,支撑“交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