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2篇
  免费   330篇
公路运输   1122篇
综合类   2297篇
水路运输   1656篇
铁路运输   1120篇
综合运输   32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A range of tangential forces is generated within the contact patch when a wheelset moves on the rail. These forces are intensified when incorporating curved tracks and motored axle rail vehicles [Arrus, P., de Pater, A.D. and Meyers, P., 2002, The stationary motion of a one-axle vehicle along a circular curve with real rail and wheel profiles.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37(1), 29–58]. The wheelset is subject to flange contact if an unbalanced force remains in a curve towards the high rail gauge face. The resultant force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includes the lateral force, the radial force, and the creep forces in addition to the effect of the frequent wheelset displacement due to the kinematic oscillation [Iwnicki, S., 2003, Simulation of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Fatigue Fracture Engineering Material Structure, 26, 887–900]. This article has focused on a potential variation in some of the forces cited when the wheelset is subject to backward and forward movements. A severe wear rate observed within the wheel flange region in Iranian Railways was investigated by operating a test bogie on a curvaceous track. An obvious improvement in the wear rate and wear pattern of the wheels was attained when the second test bogie encountered a bogie direction reversal procedure. This enhancement is considered 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force analysis standpoint.  相似文献   
172.
柴油机尿素SCR氨分布均匀性的试验与模拟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动机排气温度300℃、排气流量400kg/h的条件下,测量了尿素SCR催化剂载体前端面的NH3浓度分布。测试结果表明:载体前端面NH3浓度分布均匀性较差,NH3浓度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6倍,试验NH3分布均匀性指数仅为0.791。为了提高NH3的分布均匀性,采用CFD软件建立了该SCR系统的流动以及尿素水溶液的喷雾、热解和水解反应等模型,并研究了混合器对NH3浓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尿素水溶液喷射后,部分液滴发生撞壁,在排气管直管段大部分液滴集中沿管壁方向运动,进入进口多孔管后液滴分散开,但整体液滴分布不均匀。安装混合器能够使NH3分布均匀性指数和NOx转化效率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173.
以广州地铁某典型地下岛式车站为例,采用 通风网络计算法,分析计算列车停站期间通过车站屏 蔽门( PSD) 的渗漏风量; 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 比,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实践表明,通风网络计算 法可以用来计算屏蔽门的渗漏风量,能克服实测中测 试设备布置的不便及数值模拟中建模时间长、计算复 杂的弊端,是一种快捷、准确且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计 算方法,对地铁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及运营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4.
对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下空间的内涝风险源进行识别与分析,建立地下空间内涝故障树.由FTA可知,对于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联动故障是其地下空间内涝产生的最重要因素.从设计、建设及运行方面对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下空间内涝风险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别提出了应对厂区超量进水、内部渗水、外部雨水等情况的防汛措施.  相似文献   
17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称"工程认证")是我国"五位一体"高教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促进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发展、提升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本文立足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工程认证建设实际,以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汽车构造》为对象,结合工程认证标准与成果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对其进行面向"工程认证"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及方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及课程学习建议,为我校乃至其他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工程认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6.
为了提高滑行能量回收经济性和踏板制动安全性、舒适性,基于交通信息,提出了电动汽车(EV)制动协调策略。分析了滑行制动的经济性,由交通信息和汽车行驶状态确定滑行制动强度;由道路信息和前方车辆信息建立汽车安全距离模型和碰撞预警策略,利用预警信息对滑行制动和踏板制动强度进行协调。对本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交通信息的滑行策略,在通行良好工况下综合能耗减少1.1%,拥堵工况下减轻驾驶员的制动疲劳;预警和协调策略避免了频繁预警,减小了紧急避撞触发几率。因此,利用交通信息能够辅助驾驶员进行更加合理的制动。  相似文献   
177.
为了探究旋转速度在行人头部与车辆碰撞中对颅脑组织响应影响,对46例真实交通事故进行了运动学重建获得行人头部与车辆碰撞线性、旋转速度分布特征,并依此建立了头部与风挡、发动机罩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头部旋转速度在不同线性速度和碰撞位置下对颅脑应力应变响应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在行人头部与风挡碰撞中,当线性速度小于40 k...  相似文献   
178.
在山路和平路上,进行了不同载荷下国V柴油车的实际道路行驶排放(RDE)试验.采集车速、海拔、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数量(PN)排放浓度等数据,分析了道路坡度、车辆载荷与输出功率对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测试柴油车辆,在平均坡度约6%山路行驶时Nox排放因子高于平路20%以上,PN低于平路20%以上.道路坡度自0增大到...  相似文献   
179.
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准确估测荷电状态(SOC)和电池均衡管理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优化系统能量管理,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对电池的储能至关重要。详细介绍主要SOC的估测方法和电池均衡管理方法,并对其优劣性进行分析与阐述,通过文献综述与对比分析为电池组在使用时提出理论依据与维护措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便捷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0.
从CRUISE指示灯闪烁状态来读取故障代码,根据故障代码表中的提示去检测其相关的部位。详细介绍日本丰田大霸王(PREVIA)旅行车巡航系统的电源电路、指示灯电路、执行器电路、速度传感器电路以及巡航系统中各个开关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