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7篇
  免费   277篇
公路运输   977篇
综合类   1036篇
水路运输   623篇
铁路运输   749篇
综合运输   16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分析南宁市所发生的内涝的原因 ,对照目前内河支流的状况 ,列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混凝土路面改建设计中脱空变形 ,提出了以面板边缘主点弯沉等控制的承载能力评定指标 ,通过实体工程注浆整治措施的观测 ,分析评价了注浆效果及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3.
SBS改性沥青质量检测及路用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对SBS改性沥青的性能特点及与非改性沥青性能的差异分析,总结了以路用性能为基础的Superpave结合料规范的优点与不足,讨论了欧洲沥青技术标准最新草案的组成与特点,建议在目前情况下对SBS改性沥青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以及路用性能评价分别采用的2套指标与方法,并强调通过沥青混合料试验来评价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混合土法处治过湿土的土质条件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的粒度成分和稠度方面 ,探讨了用混合土法处治过湿土的土质条件 ,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 ,并给出了算例分析和室内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95.
城市河道桥梁景观规划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河道桥梁景观规划日益受到关注.从改善城市环境及城市景观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国内河道桥梁景观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河道桥梁景观规划理念及整治、建设原则.作为应用实例,介绍了其在苏州河桥梁景观规划及整治、建设中的应用,其对国内其它城市河道桥梁景观规划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杨彬 《北方交通》2007,(6):56-57
悬辊法以其工艺特有的优势在混凝土制管中得以广泛应用。介绍了悬辊法的制管工艺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辽宁高校后勤在整体上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体制创新改变了原来的供给制、福利型、封闭式的运行模式,代之而来的是以市场驱动求得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有力地促进了员工素质、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998.
图像处理算法研究的评价结果是用来说明所研究算法的价值的基本论据,在图像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规范化和标准化是算法评价的基本要求,文中归纳出现有图像处理算法评价的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算法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算法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9.
值班水手考证培训是一种成人教育,它的英语教学具有独特的规律。文章阐述了教师应如何针对学员的学习特点和航海英语学科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现行桥梁抗震计算分析的几个方法.确定性方法中的弹性静力法,静力弹塑性分析,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概率性抗震分析方法中的随机振动虚拟激励法.并对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加以说明,着重介绍了随机振动虚拟激励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