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72篇
公路运输   267篇
综合类   508篇
水路运输   215篇
铁路运输   232篇
综合运输   1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分析摆式电动车组受电弓主动倾摆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其状态方程和非完全失效故障情况下作动器模型.考虑到倾摆控制系统参数和作动器故障的不确定性,采用基于参考模型的自适应容错控制策略,通过将故障作动器损失的驱动力平均分配给其他无故障的作动器,实现作动器驱动力的重组.以某摆式电动车组的受电弓主动倾摆控制系统作动器发生故障为例,对电动车组以120km·h-1速度通过半径为800m的圆曲线线路时的容错控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倾摆控制系统能够跟踪给定的参数输出并使状态跟踪误差迅速收敛为0,基于自适应容错控制技术设计的自适应故障补偿控制器能够有效实现部分作动器故障后作动器驱动力的重组,表明给出的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完全适用于摆式电动车组受电弓主动倾摆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性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2.
数字城市的发展对基础数据提出更高的要求,获取地表三维空间信息的需求日渐增加。AS-900HL多平台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是一种集成高精度激光扫描仪与惯性导航的系统,可搭载在多种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具有工作效率高、扫描速度快、测点密度大、成果形式多样等特点。以鸭绿江白马浪至云峰大坝段河道地形测量为实例,对AS-900HL在河道地形测量的应用进行探讨。该河段地形高低起伏巨大,不具备直接接触测量的条件,由于对岸是朝鲜,无法登陆架设远程测量设备,也不能采用无人机航飞,属于实施难度很大的特殊河段。通过踏勘、路线设计、外业采集、内业处理和成果输出,验证了该系统在河道地形测量中的可行性。该系统适用于河道地形测量,尤其在特殊困难河段,能填补常规测量技术无法施测的空缺,可推动数字航道和数字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的形成机理以及与转向架结构之间的关系。转向架一系悬挂和定位结构不同,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对转向架固定轴距的影响也不同。当采用转臂定位结构时,由于一系钢弹簧的沉浮运动,使车轮在钢轨方向产生有规律的微小滑动,造成车轮多边形磨耗。  相似文献   
14.
用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IS环境下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编制地质灾害区划图。针对网格的生成、致灾因子的选择、不重合边界等问题,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SPSS的统计功能,消除了这些问题对滑坡灾害区划图的准确度的影响。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根据历史灾害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方法编制的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确定最优编制方法。对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提出若干指导性建议,丰富和完善了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区划图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多旅行商问题,增设集散中心需求及应急服务设施资源容量约束条件,以最小化遍历区域内全部集散中心的综合旅行时间成本为优化目标,构建一种应急设施服务区划分模型,确定各应急设施的服务区范围.设计一种复合算法求解模型,首先基于P-中值选址模型的优化理念,形成初始方案;继而加入禁忌搜索算法,结合LKH求解器对模型进行迭代优化求得最优解.基于宁波市北仑区实际拓扑网络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两船相对运动的特点,利用两船模相对运动的测量数据,运用基于自回归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了两船相对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运动姿态的预报值.通过本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到满意的相对运动预报精度,为两船补给波浪、补偿装置的开发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城市交通出行强度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从土地利用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出发,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混合指数,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公共交通站点 500 m覆盖率,路网可达性等17个指标与出行强度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系数和拟合优度分析,提取7个与出行强度强相关指标,基于所识别指标构建北京市中心城区出行强度多元回归模型.模型结果表明,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比道路网密度和可达性更为明显.此外,给出单一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对出行强度拟合结果的离群特征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不同区域基础设施供给与交通出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9.
Driver advisory systems, instructing the driver how to control the train in an energy efficient manner, is one the main tools for min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railway sector. There are many driver advisory systems already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together with significant literature on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 However, much less is publish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s,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real systems, and on the empirical data from their deployment. Moreover, nearly all the designed driver advisory systems are designed as an additional hardware to be added in drivers’ cabi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a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such a system, together with its implementation into an Android-based prototype, the results from on-board practical experiments, and experiences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The system is based on a more realistic train model where energy calculations take into account dynamic losses i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propulsion system, contrary to previous approaches. Th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show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ccuracy, as compared to a previous approach. Tests on a double-track section of the Mälaren line in Sweden demonstrates a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energy saving.  相似文献   
20.
Many authorities are investing in new infrastruct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transport (PT) services in the hope to increase mode switch from cars. The goal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an integrated multimodal PT network by facilitating transfers. There exists a lack in the clarity of the attributes which defines a planned transfer and the effects of planned transfers on users' willingness to use routes with transfer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pproximate effects of ‘planned’ and ‘unplanned’ transfers on PT users' decisions to use transfer routes. The study focuses on two attributes of ‘planned’ transfers, integrated physical connection of transfers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 user preference survey was undertaken in Auckland, New Zeal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s that physical integr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for current PT users.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users of transfer services which are more closely aligned to being ‘unplan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