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0篇
综合类   160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5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71.
分析了路面不平整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72.
由于沥青路面损坏状况影响因素很多,因此要准确预测路面损坏状况较困难。文章采用时间序列法建立预测模型,结合同三高速公路(上海段)路面损坏状况的实测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序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易修正性。  相似文献   
273.
以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病害调研资料为基础,对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病害进行特征描述与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出该类地区沥青路面的主导破坏形式,对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类似地区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74.
王钧 《北方交通》2010,(3):12-18
针对葫芦岛市京哈线水泥混凝土改造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按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冲击压路机荷载作用下,各结构层的受力和位移情况。  相似文献   
275.
由于高速公路高填深挖等很多原因,造成路基非均匀沉降普遍存在,而沉降又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对钢筋混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和小尺寸混凝土板路面进行了结构分析,理论计算结果和实体工程表明:双层钢筋混凝土路面对增强路面承载效果非常明显,若将双层钢筋网分别布置于面层和基层内,不仅可以提高路面承载力,而且施工质量容易保证;按规范设计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缝与实际应用存在偏差,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小板块混凝土路面用于释放非均匀沉降变形有一定效果,板体承载力也符合要求,这些研究对抵抗路面非均匀沉降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6.
广西地区路面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双掺超细矿渣和高效减水剂对路面混凝土耐久性和抗裂性的影响,并将其与硅粉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选定合适的配合比后,改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较普通混凝土有所提高,抗塑性开裂能力有明显改善。此外改性混凝土虽然强度和耐磨性较硅粉混凝土低,但抗裂性能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277.
以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这个工程实例为依托,对旧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脱空板现象,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厚度,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强度,弯沉及弯沉差进行了调查评定,进而得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78.
针对本溪市几条主干道路面破损的不同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对应该注意加强的几个方面,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9.
主要论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公路建设中从管理、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以提高我省公路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80.
金刚 《上海公路》2012,(3):9-12
高速公路大修工程采用罩面方案时,新铺面层与旧路面面层间的黏结状况是影响罩面路段路面综合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基于维他橡胶沥青优异的黏结力和弹性变形能力,依托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江段罩面工程,分别从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探讨了维他橡胶沥青黏结层技术要点及其罩面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后续观测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维他橡胶沥青黏结层在路面大修工程中具备较好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