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青藏铁路管道通风路堤下土体的温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青藏铁路管道通风路堤对于保护多年冻土的工程效果 ,基于试验段在近 2个冻融循环周期内的温度监测资料 ,初步分析了路堤填土下土体温度的发展特征 ,并对通风管铺设高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通风管路堤具有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 ,而且通风管埋设位置低的路堤工程效果要优于通风管埋设位置高的路堤  相似文献   
22.
赵永国  贾志裕 《公路》2002,(6):108-112
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从而使公路建设面临诸多的受灾风险和致灾潜势,而现有公路系统在先天不足使得公路的抗灾功能极为脆弱,又大大加剧了环境灾害的危害程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公路系统的易损性构成了西藏公路发展中尖锐矛盾,化解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通过整治改建增强公路系统的承灾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使公路建设对脆弱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3.
侯方东  张卓枭 《铁道车辆》2012,50(1):20-22,48
针对青藏发电车发电机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对发电机进行了灭磁保护功能设计和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24.
在介绍TB/T 3336—2013《电力机车网侧柜》制定背景的基础上,叙述标准的主要内容与制定原则,解析标准中环境条件、高压安全联锁、过电压类别和污染等级、绝缘性能等相关重要参数的选择,并提出标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5.
滇西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面的边缘及河谷斜坡地带,由于地壳的大面积隆升、断裂作用和强烈的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岩溶。以丽香铁路为依托,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论述岩溶地貌类型、岩溶及岩溶水的发育规律,分析岩溶对隧道工程影响,为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对高原岩溶区的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热的计算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和温室热负荷的计算,证明采用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在很低的气温条件下,接受的太阳辐射热可以保证人工温室冬季蔬菜生长的需要,为青藏高原太阳能温室的修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从青藏高原采集的牦牛粪中,经过CMC平板分离得到潜在产胞外纤维素酶菌株6株,运用透明圈法和滤纸崩解法得到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一株细菌Tibet-YD5000-3,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Ti-bet-YD5000-3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属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细菌,Tibet-YD5000-3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生长pH值为8.0,最适产酶温度25℃,最适产酶pH值为8.0.该菌株所产的纤维素酶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宽泛的pH适应性.  相似文献   
28.
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的设计和施工相比平原地区更为复杂,本文根据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建设经验,结合现场调研情况,总结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的特点,探讨平纵横断面及选线设计原则,阐述便道施工、维护及生态恢复等建设要点,为类似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9.
针对我国在铁路隧道绿色施工的评价方法缺少,且隧道施工对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通过深入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隧道施工的特征,从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破坏防治、资源合理利用、施工人员健康保护6个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向量夹角余弦法与二维云理论结合,构建基于向量夹角余弦...  相似文献   
30.
文章基于对青藏公路车辆运行速度、车辆组成的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车辆组成、不同路段速度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车辆组成下的运行速度模型,并结合交通事故数据,提出了确保交通安全的常年冻土区公路运行速度值。该运行速度模型的应用研究,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