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9篇
  免费   307篇
公路运输   1406篇
综合类   510篇
水路运输   501篇
铁路运输   1145篇
综合运输   334篇
  2025年   79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电力机车检修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和网络技术,将电力机车检修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研制出适合网络化要求的微机控制的工装设备,建立机车检修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机车检修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43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性能仿真软件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国内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仿真软件的现状, 对由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发的ADVISOR3.1仿真软件进行了阐释, 并对其建模方法和仿真步骤进行了分析, 以作为中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性能仿真软件开发研制之鉴。  相似文献   
433.
家竹箐高瓦斯隧道在煤系地层采用深孔、电爆破开挖方法,未发生灾害事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开挖作业中爆破技术的选用,探讨了高瓦斯地层中修建隧道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434.
电力推进船舶电力系统中的谐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罗成汉  陈辉 《船舶工程》2007,29(1):69-72
综述和探讨了电力推进船舶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问题,内容包括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三种不同类型推进变频器输入电流的谐波特点,以及电力系统的谐波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435.
骆立强 《船舶工程》2007,29(5):40-43
文章介绍了电动执行机构在舰船过程控制系统中的使用状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执行机构在应用中的性能特点,提出电动执行机构发展还应立足于国内市场,重点解决船用化及小型化问题.  相似文献   
436.
基于MPC555的HEV控制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基于Motorola 32位单片机MPC555平台的整车控制系统快速开发方法,该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State-flow、RealTime Workshop(RTW)自动代码生成等开发工具,有效缩短了整车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并在混合动力试验样车上进行了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437.
438.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的风险网络和关键部件风险评价开展研究,以系统部件和部件连接关系作为节点和边,建立了风险网络模型,分析了节点固有风险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根据节点之间故障传播概率得到边的作用强度和路径风险.对节点固有风险和路径风险进行分析,得到节点综合风险,并通过幂法对节点综合风险进行求解,从而识别部件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以转向架系统为例进行综合风险计算,结果表明:部件固有风险大小不能完全决定综合风险大小,还与部件连接关系和作用强度相关;与实际经验得出的关键部件综合风险排序对比,利用本文方法得到的关键部件排序一致性与其他方法相比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39.
针对小型水下航行器航行和工作特点,论述了采用嵌入式MCU与EDSP器件和I^2C总线技术构成的监测与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40.
研究目的:为保证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具有较高的供电质量,对国内外高速铁路所采用的接触网电分相形式进行分析与研究,考虑到我国铁路运营中不同的升弓方式、弓间距等因素的影响,经过比较与分析不同接触网电分相形式的特点,提出适合大西客运专线的电分相方式。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与比较,建议接触网采取6跨电分相方案以及13跨电分相方案。6跨电分相具有受电弓断电时间短,列车速度基本不受影响,工程投资小等优点;13跨电分相具有适应性强,接触网不存在3支悬挂,施工过程中调整及运营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