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2篇 |
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90篇 |
综合类 | 118篇 |
水路运输 | 42篇 |
铁路运输 | 179篇 |
综合运输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影响列车最高运行速度的几大要素进行分析,寻找轨道交通车辆选型时确定列车最高运行速度等级的一般规律,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车底数的目的.研究结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等级时一般以平均车站间距作为首要依据,车站间距约为3.4 km时,推荐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当车站站间距约为2.3 km时,推荐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00 km/h;当车站站间距约为1.5 km时,推荐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 km/h. 相似文献
52.
唐亮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1,9(4):63-68
高速铁路对列车运行安全及运输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分相对列车运行速度和时间的影响逐步受到重视。本文重点研究采用不带电过分相方式对列车运行速度及时分的影响,通过描述动车组不带电自动电分相的微观过程,建立了电分相对速度及时分影响的算法,模拟计算了不同运行条件、不同设置位置和纵断面情况下电分相对列车速度及时分的影响,提出高速... 相似文献
53.
范钦爱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3,(4):23-25
通过仿真计算和现场测试 ,分析线路清筛作业后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提出采用合理的作业方法、作业参数和机械配置来提高我国线路清筛作业后慢行速度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司机操纵列车运行的过程及影响列车运行状态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机车运行安全性评价的依据和方法以及机车运行安全指数的确定原则,阐述了专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55.
56.
以京沪高速为背景,对中高速列车共线运行仿真问题进行探讨。分别建立单列车运行模型和多列车共线运行模型。单列车运行模型全面考虑了列车物理特性、线路条件、列车受力情况以及运行控制过程。多列车模型在上述基础上,附加了共线运行不同速度列车间的相互影响,对列车间距控制和避让进行了重点考虑,研究多列车共线运行时的列车间距控制策略和避让策略。用VisualC 6 0进行了中高速列车共线运行的软件实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软件能较好模拟多列车共线运行情况,可作为列车调度系统中负责列车运行模拟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57.
58.
大小交路嵌套方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最优车组数开行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客流量的分布及大小交路列车共线运行的特点,以投入运用的车组数最少为目标,建立了列车均衡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得出在运用车组最少的情况下各行车组织参数的设置,包括折返点位置选取、大小交路的行车间隔和周期、列车在中间站的折返时间及运用车组数等。模型考虑了大小交路行车的相互影响问题,在满足行车安全性及线路客流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基于大交路的行车间隔来调整小交路的行车间隔及行车周期的思想,描述了各参数之间的制约关系。以成都地铁2号线为背景,利用本模型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为运营企业的行车组织安排,特别是运行交路设计及车辆配备等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60.
鉴于公路线形设计中传统设计速度法的弊端日益显露,在总结分析国内外运行速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交互式路线设计,将路线安全评价与CAD系统集成,完善了运行速度设计法,并进一步实现了基于运行速度的路线三维设计,能直观地对线形设计质量及行车安全进行检查与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