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合理的列车时刻表,可调节在线列车启动、制动情况,增加再生制动能量被启动列车吸收利用效率,减少其在制动电阻上的消耗。结合四列车理想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调节列车停站时间,优化列车运行时刻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停站时间修正量为5 s和10 s两种情况。仿真结果显示理想模型中变电站能耗降低、列车总能耗降低、列车总回馈能量上升,制动电阻能耗降低。在此基础上,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南京地铁2号线时刻表,结果表明变电站能耗减少5%,节能效果明显,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全集成综合监控系统(ISCS)所集成的机电设备时间表管理功能.针对机电设备繁杂的特点,设计了系统集成架构,并从运营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时间表编辑、下发、共用时间表等各功能子项及实现机制.综合监控系统时间表功能可以大大提升全自动运行模式下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这是未来更节能环保、更智能的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尝试与发...  相似文献   
13.
论述虚拟编组技术对运输组织方式的影响,并对传统列车运行图编制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均衡间隔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明确虚拟编组技术下均衡间隔大小交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步骤,从服务水平和企业运营成本两方面确定列车运行图的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以北京地铁19号线为例,分析基于虚拟编组的等间隔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冗余时间优化布局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运行图的动态性能是衡量列车运行图的一项重要指标,冗余时间的布局是影响列车运行图动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考虑相关作业的冗余时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研发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冗余时间优化布局系统,介绍系统的功能结构和体系结构,以某条高速铁路为例,对该系统进行了展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单条城市轨道线路,分析客流需求、列车时刻表及车底运用之间的密切联系, 以运行安全、资源限制、列车容纳能力等作为主体约束,综合考虑公司运营费用和乘客出行费 用,构建基于客流分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整合优化模型,并采用线性处 理方法,将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亦庄线为实例,利用 ILOG 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与既有的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得到的列车运行 计划方案能够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车底利用效率,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和运营企业双方 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段内,不同区位的旅客会根据不同的接驳方式及城际列车班次进行城际出 行.只根据城际间的出行成本无法准确地刻画旅客的出行.在已知不同时段内城市间各分区 OD客流、城际列车时刻表和铁路枢纽布局的前提下,构建城市内接驳交通网络;利用多项 Logit 模型,建立各个交通分区到铁路车站的接驳子模型;进而利用列车时刻表得到城际出行 成本,并考虑列车拥挤造成的成本增加,根据总成本最小原则及接驳子模型,构建分时段的铁 路枢纽客流分配模型.通过改进的MSA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各时段内各交通分区到铁路车站、 以及铁路车站之间的客流量.最后通过算例,对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考虑青藏线(格-拉段)高海拔、强太阳辐射的气候特征,计算了沿线不同地区月平均太阳辐射强度,并与文献结果进行了比对.获得了列车行经不同站点时单位时间车身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及一个运行周期内吸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分析了各次列车对太阳辐射吸收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另外,从节能与出行便利性的角度对目前各次列车运行时刻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In Britain, capacity charges are levied on train operators to cover the costs imposed by increased reactionary delays – i.e. the delay that an already late train causes to a following train. These charges are based on the link between capacity utilisation and the level of reactionary delay. An established method for measuring capacity utilisation was adopted called The Capacity Utilisation Index (CUI).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lternative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the level of reactionary delay will be determined by the minimum gaps that exist between trains. We test this measure with a new data-set for the East Coast Main Line and show that it performs better than CUI. Finally, we comment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inding for charging a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imetables.  相似文献   
19.
以非连通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周期性运行特点,在深入考虑拥挤及换乘客流脉冲性到达特征的前提下,给出1个循环周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费用及乘客出行费用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各运营线路发车间隔及发车时刻相位差为决策变量,以乘客及运营企业的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以列车发车间隔、列车容量、站台容量、运营补贴等为约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显示,与既有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能够更加细致地刻画乘客换乘过程,有效降低系统综合费用,并确保各项服务指标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0.
阐明客流变化时的行车调整策略,即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产生突发客流时,行车人员运用抽线、加开列车以及在信号系统中加入设备干预等措施进行相应的行车调整,并针对性地提出数据分析、客流曲线生成软件的开发以及时刻表编制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