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81篇
公路运输   280篇
综合类   100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52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隧道施工缝为隧道衬砌最薄弱部位,其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及后期运营的安全性,尤其是电化铁路,对隧道渗水要求极为严格。一般隧道设计施工缝防水为"三防",纵向施工缝采用背贴式止水带、钢边止水带,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工人技术水平、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止水带的安装经常出现安装线形不顺直、埋设位置偏移、止水带破损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防排水效果。在采用测量定位、钢筋卡固定、垫层施工后,止水带施工质量可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2.
P波作用下浅埋圆形衬砌隧道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动力作用下半无限空间中的圆形衬砌隧道为原型,采用波函数展开法,通过大圆弧假定,推导出平面P波作用下半空间和衬砌中散射波的级数表达式。利用边界条件,将隧道动力反应问题归结为对一组无穷代数方程组的求解。结合具体算例,从理论上定量分析了垂直入射P波作用下,埋深、衬砌刚度以及入射频率对浅埋隧道衬砌内壁环向动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金鸡山隧道衬砌防排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利珍 《隧道建设》2007,27(3):105-107
结合金鸡山隧道工程实际,阐述了隧道衬砌施工防排水措施,详细介绍了塑料排水盲沟、矮边墙排水系统、防水板、施工缝止水条、沉降缝止水带、二次衬砌及拱顶压浆的施工方法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施工思路。  相似文献   
14.
曹鸣  金振华 《汽车技术》1996,(12):44-47
介绍了鼓式制动器摩擦片的直径及垂直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除上下料以外,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完成一只制动器全部检测只需40s左右时间,重复精度达到0.02mm,满足检测工艺的要求。重点分析了检测原理和微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5.
郑建中  乔春生  徐干成 《隧道建设》2006,26(6):12-16,27
 针对富溪隧道左线出口段在围岩变形尚未稳定的情况下能否进行二次衬砌施工的问题,根据隧道变形监测结果推测衬砌施工后隧道的剩余变形,并据此计算出衬砌结构的内力和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衬砌施工后产生的变形大小对其内力和安全性影响较大。若衬砌结构变形仅为剩余变形的6.5%,其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衬砌施工后内部应力普遍较小,未超过混凝土强度。这说明在围岩变形没有完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只要能够保证衬砌施工质量,可以提前施作二衬。  相似文献   
16.
特大断面隧道液压模板台车的研制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重庆轻轨较新线临江门车站隧道为例,介绍了特大断面隧道整体式液压模板台车的研制与全断面衬砌施工技术,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断面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内力和变形极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双车道高速公路越江盾构隧道为例,设计了一种10块分管片结构,其分块为1K(18°) 2A (31°) 7B(40°)=360°。对采用匀质圆环和铰接圆环模型模拟装配式管片结构,进行了不同拼装方式下管片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极值分析,得出了不同模型下管片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图特征及变化规律。采用匀质圆环模型计算控制最大正负弯矩和最小变形,而采用铰接圆环模型计算控制最小正负弯矩和最大变形以及最大和最小剪力,不同的拼装方式控制不同的内力和变形设计值。  相似文献   
18.
旦架哨隧道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大跨,软岩三车道的旦架硝隧道施工的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二次衬砌脱空的问题,实现在浇筑过程中对衬砌脱空的主动监测,结合隧道二次衬砌衬背脱空的成因,研发基于分布式压密传感器的隧道衬砌脱空主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分布式压密传感带、延长线、直显终端及工业电脑组成,具有原理简单、安装便捷等优点。通过在衬砌层间预埋分布式压密传感器,对浇筑过程进行主动监测,结合带模注浆技术,实现对衬砌脱空的精准注浆与快速处治,有效解决隧道衬砌脱空问题。在验证试验中,系统在浇筑过程中共发现2处拱顶空洞,证明该系统对脱空监测的有效性。同时,该系统在国内部分重点铁路线已经取得应用,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对二次衬砌拱顶脱空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5.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钢内衬加固钢筋混凝土管涵的加固效果及其力学特性,对不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管、10 mm厚平钢管内衬加固钢筋混凝土管、波纹钢管内衬加固钢筋混凝土管3个试件进行两点加载试验,测试P—Δ曲线及截面应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加固方式时,波纹钢管内衬加固钢筋混凝土管、平钢管内衬加固钢筋混凝土管的极限承载力分别比未加固圆管的极限承载力提高240%、22%;加固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内填混凝土—内衬波纹钢管截面为部分组合截面;钢筋混凝土—内填混凝土—内衬平钢管截面接近非组合截面,其受力过程与未加固管截面受力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