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3篇 |
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80篇 |
综合类 | 104篇 |
水路运输 | 10篇 |
铁路运输 | 154篇 |
综合运输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介绍了大茅隧道右洞病害的现状,对病害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综合比较各种整治方案后,总体采用增设套拱和防水层方案进行彻底整治,对此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2.
对隧道工程中使用喷砼作为初期支护一部分时,特别是作为复合式衬砌的一部分使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必须注意黏结力的控制。此外,对喷层的支护原理、失效模式进行了讨论。对目前隧道工程普遍使用的喷射方法进行了对比,指出湿喷法所得的喷层比较适合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 相似文献
123.
为了利用有限的监测数据评判隧道衬砌裂缝稳定性, 应用小波变换对衬砌裂缝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去除因环境变化与测试误差而产生的高频部分, 保留因围岩压力变化而产生的低频部分, 实现了裂缝时效变形的分解。应用灰色理论建立了衬砌裂缝时效变形的GM(1, 1)灰色预测模型, 实现了利用前期监测数据预测衬砌裂缝后期发展。应用尖点突变模型的平衡条件建立了衬砌裂缝稳定性判据。构建了基于灰色突变理论的隧道衬砌裂缝诊断模型, 并对2条典型衬砌裂缝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2条裂缝稳定性判据大于0, 均未达到失稳条件; 其实测宽度变化量小于0.2mm, 宽度变化速率小于0.002mm·d-1, 处于稳定状态, 因此, 该诊断模型可准确预测衬砌裂缝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4.
125.
为解决传统衬砌台车在隧道衬砌施工中存在的跑模、振捣强度大、搭接部易损坏等问题,以及减少衬砌空洞、裂缝、掉块等病害,通过引进装备设计和信息化设计的理念,结合传统施工工艺,研制了一款可带压浇筑的新型隧道数字化衬砌台车。该台车具有双浇筑技术、带压入模技术、高频振捣技术、软搭接技术以及数字化控制技术,并已在湖北罗家山隧道进行初次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双浇筑系统将混凝土浇筑时间由12 h缩短至8 h,高频振捣使混凝土充分捣固,气泡数量明显减少,有效地解决了衬砌质量问题,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信息集成传输系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衬砌施工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6.
为探究隧道瓦斯爆炸致灾机制,以成都洛带古镇隧道瓦斯爆炸为工程背景,基于等效爆能理论对隧道内积聚瓦斯进行量化研究,采用LS-DYNA中ALE技术建立与隧道几何结构一致的流固耦合数值模型,以RHT模型模拟衬砌并修正关键参数,研究隧道内冲击波特征并与经验解析式计算结果对比,同时将衬砌损伤特征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调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1)流固耦合模型可以再现隧道内的爆炸过程; 2)受衬砌约束,爆炸冲击波在隧道内发生反复、无规则反射,致使其强度剧增、衰减缓慢且流场复杂,曲边墙脚处的反射效应最强; 3)爆心距5 m范围内的衬砌在冲击波剧烈冲压作用下完全破坏,5~10 m的衬砌在较高压、拉应力共同作用下严重受损,10 m外的衬砌主要在较高拉应力下形成损伤裂缝。经对比,衬砌损伤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7.
128.
付仕保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10,23(2):122-125
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多种作业台架,这些台架各有特点,设计时控制的重点也不同,一般为自制,其结构是否合理,刚度、强度等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既会影响到安全和施工质量,又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就在海底隧道施工中使用的各种作业台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措施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9.
统计分析了83例国内外铁路隧道运营期事故资料,研究了铁路隧道运营期间主要灾害类型、原因及防灾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铁路隧道运营期间主要灾害类型有火灾、列车碰撞、脱轨及衬砌剥落;2)铁路隧道运营期防灾应以隧道火灾为重点,同时兼顾列车碰撞、脱轨和隧道衬砌混凝土剥落等灾害;3)隧道内旅客列车火灾的主要原因为列车车辆关键部位故障、人为因素、列车车辆缺陷致列车碰撞或脱轨;4)依据土建设施规模及隧道结构分布特点,长大铁路隧道(群)运营期防灾模式可选择定点停车疏散救援模式、全长或局部范围内随机停车疏散救援模式;5)铁路隧道防灾涉及基础设施、铁道车辆和运输调度,应建立铁路隧道运营期灾害防范体系及预警系统,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