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9篇
  免费   308篇
公路运输   517篇
综合类   499篇
水路运输   210篇
铁路运输   1551篇
综合运输   12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中国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新一代高铁枢纽的陆续建成,简单的站前广场换乘模式逐渐让位于全天候、无障碍、人车分行的换乘空间接驳模式。新型枢纽的空间特征、核心价值与局限性亟待总结。基于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历史与背景的研究,将铁路客运枢纽按照空间特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铁路客运站、铁路交通综合体和客站城市综合体。从客流需求变化、城市发展背景、运营管理差异三方面详细分析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空间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合中国高铁建设机制的变迁,提出未来中国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方向:大城市高铁枢纽应强化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加强与城市商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由铁路交通综合体向客站城市综合体转型;中小城市高铁枢纽应采取更加灵活、集约、经济的形式,谋求特色产业与枢纽交通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2.
大型风电场的建模分析是研究风电参与电力系统频率调控的前提。风电场内机组众多且运行方式各异,根据风电机组的整体结构及虚拟惯量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在直驱式风电机组单机详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然后按典型风速将风电场内全部机组分为三群,同群机组采用聚合方法得到等值机组,从而形成最终的风电场多机并网等值模型。考虑风速扰动和负荷扰动两种情况,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比校验所建模型,仿真结果显示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电站作为海面工作中电能的管控,为海面作业提供保障,所以作用至关重要。对电站的监控现在也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各种控制软件的应用。本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及最新发展,提出基于PLC的海面电站监控系统,芯片选用的是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S7.300作为核心处理器,该型号PLC工作效率高,控制精度比较高,性能稳定,对于信号处理及硬件控制都有很好的优势,可以有效保证海面电站监控系统的稳定性。海面电站监控系统所承担的角色非常重要,所以要尽可能降低系统的漏洞,对其进行仿真,可以有效地减少研发成本及开发周期,并且可以提高操作员的技能,本文结合Matlab及VC编程软件,对该监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4.
基于DSP的船舶电站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站为船舶提供动力来源,在船舶航行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电站的监控现在也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各种控制软件的应用。本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及最新发展,提出基于DSP的船舶电站监控系统,芯片选用的是TI公司的TMS320F2812 DSP作为核心处理器,该型号DSP工作效率高,控制精度比较高,性能稳定,对于信号处理及硬件的控制都有很好的优势,可以使得监控系统稳定高效的工作。本系统配以MCGS组态软件作为监控软件,可以实时的从电脑终端对船舶中的各个设备及电站的工作状态进行可视化监控,以便做出及时决策。系统可以手动及自动的控制发电机开启、停止、加减速,并且系统可以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进行报警提示。  相似文献   
105.
梯形轨枕是地铁交通中的主要承重部件,它为列车及轨道结构提供平台并将集中荷载均匀分布。为保证梯形轨枕产品国产化生产效率,满足施工进度需求,研制适用于长线法工艺的可滑动模具。并通过采取模板预留反拱、对称张拉受力、更改套管定位方式等措施,严格控制产品拱度、扭曲、道钉位置。结合北京地铁7号线梯形轨枕的生产,介绍改进后长线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实践证明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梯形轨枕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6.
桩-土作用在大型旅客站房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大型旅客站房基础与地下出站通道重叠时,由于地下出站通道刚度大、结构超长,且属半露天地下结构,对温度作用变化明显,利用传统的刚性固结模型对站房基础进行设计时较难得到合理的结果或造成巨大的浪费。论述桩-土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并对桩-土作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布弹簧模型对旅客站房在温度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进行分析,并与刚性固结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旅客站房基础设计考虑桩-土作用的合理化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07.
结合高速磁浮线路轨道的特点及其车辆特征,对车站内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如纵断面坡度、横坡角、平面曲线半径等进行了研究,对车站内列车通过的速度与平面曲线半径的关系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08.
刘方明 《隧道建设》2014,34(4):343-350
为满足南京地铁3号线浦珠路站大直径盾构整体始发的需要,对该站原分体始发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分析大直径盾构整体始发技术对地铁车站的影响,总结出地铁车站在大盾构整体始发条件下结构设计的处理方法及难点。根据车站工程地质,利用混凝土梁柱临时托换体系满足始发要求,并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及三维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提出转换始发的关键技术。得出采用临时结构托换技术解决大直径盾构整体始发技术是可行的,且临时结构托换体系对原结构尺寸未产生影响。通过分析验证了混凝土梁柱体系在在地铁车站结构受力体系临时转换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9.
GSM-R分布式基站在多隧道区段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GSM-R分布式基站的特性入手,对组网结构、设备性能以及可维护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大秦线多隧道区段应用GSM-R分布式基站前后质量对比,为GSM-R分布式基站在多隧道区段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普速铁路项目中,越来越多的大型铁路客站采用无站台柱雨棚形式,常规的在站台上组立横跨柱悬挂接触网势必影响车站整体景观。为实现站台无结构柱理念,股道间立柱悬挂接触网为首选方案。主要从接触网支柱、腕臂支持结构、基础及附加线安装等方面对股道间立柱方案进行研究,使接触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与车站建筑结构和整体景观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