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论“意象”的“表现”思维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寅先生认为,以往学界所讨论的"意象"实际上应该叫"物象",而"意境"是一个完整自足的呼唤性的文本,古人使用的"意境"只是立意取境之义,是个不含价值色彩的中性概念.本文认为:"意象"是最小的表意单位、"境"、"意境"是更大的表意单位,蒋先生忽略了中国"象"思维是"表现"性的而不是"再现"性的这一重要内容.本文拟从"意象"的"表现"思维向度来探索"意象"的特质.  相似文献   
22.
在话语意义建构过程中,文化心理的认知功能为话语语义传递提供了认知心理基础的舞台,这不仅能为表述者展现表述的心理场景,而且还为表述者提供了因心理预期而产生的心理空间,从而使话语操控成为可能,以图控制他人的思维和行为。  相似文献   
23.
在碳中和背景下,交通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刻不容缓。随着网约车的蓬勃发展,它被认为替 代了部分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与传统出行方式形成竞争关系,网约车对绿色出行量的影响引发 了人们对其能源环境效应的思考。本文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从网约车对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 影响的角度建立网约车能源环境效应评估模型;以北京市为案例城市,运用网约车进入北京之前 不同指标的数据,推演近年不考虑网约车影响的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结合推演出行量和建立的 能源环境效应评估模型得到网约车带来的净碳排放。结果表明,网约车对公交车和地铁出行量 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能源环境效应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并且随着共乘比例的增大,网约车的 负能源环境效应削弱,说明网约车仍然具有节能减排的潜力,相关部门需要合理管理网约车。研 究结论揭示了网约车的能源环境效应及发展共乘模式的重要性,对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 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为实现碳中和作贡献。  相似文献   
24.
本文运用各种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直白讲述设计思维,并把设计思维引入到市场调研中去。文中阐述了市场调研的具体流程及创新性的调研方式,并结合实例着重讲述如何进行用户需求的挖掘。鼓励产品设计者运用设计思维进行用户需求的分析,指导产品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25.
从林后枢纽复合式互通方案设计出发,阐述了林后枢纽复合式互通影响因素,方案比选,整体设计。通过设计实例,简述了复合式互通方案设计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复合式互通不同于单个互通,特别是其中之一为枢纽互通时.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互通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6.
给水排水工程为工程学科门类,是多学科互相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本文从辩证思维的桔点,探讨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的辩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7.
系统思维方式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维方式是一个复合总体的认知概念。它依据人们的实践活动内容和知识化背景的改变而更新。在当代,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更新走向,就是由突出实体思维方式转向突出系统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标志,是整体性思维、综合性思维、主体性思维、结构性思维、最佳性思维、信息性思维、控制性思维和协调性思维等。  相似文献   
28.
随着教育部门对中职思政教育改革要求的提出,中职教育又在教育体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角色,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在中职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职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将德育教育贯彻于学生在中职院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品德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将学生的品德放在教育的...  相似文献   
29.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建设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大举措。针对二期工程河段4个水道的碍航情况,在分析上游来流来沙特性、各水道分流分沙特性及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对碍航特性、河床演变特性及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各水道的整治时机、关键部位和治理思路。成果为航道整治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也为感潮河段航道整治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0.
There has been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search on intermodal transport in freight distribution since the 1990s. Differentiating itself from previously published literature reviews,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is research using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ology. The complementary aims are: (a) to identify the research lines developed and to propose a criterion for classifying the literature, and (b) to discuss th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identifies existing interrelationships. The analysis has enabled three main lines of research to be identified. The first research lin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modal transport, groups together works related to the definition of intermodal transport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is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second, improvements to the way that intermodal transport systems work, frames elements and variables that impact intermodal transport systems’ logistics efficiency, such as quality of servic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freight planning and linkages among system operators to provide an adequate service. Finally, the third line, intermodal transport system modelling, identifies the main variables used to optimise these transport systems, the different focuses and approaches used in modelling,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focus. These research lines take in more specific sublines that incorporate articles that develop related research questions. Lastly,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tent of each of these research sublines enables us to identify gaps in the literature and comment on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