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4篇
  免费   748篇
公路运输   4631篇
综合类   2995篇
水路运输   3159篇
铁路运输   2607篇
综合运输   470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659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694篇
  2020年   598篇
  2019年   603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658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742篇
  2011年   833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905篇
  2007年   753篇
  2006年   679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2.
23.
如何准确、均衡地扣修铁路运用车辆,既保证维修单位任务完成,又满足提高运输效率要求,是铁路运输管理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南宁局集团公司为例,总结分析针对检修车扣车不均衡、检修车超定量问题,采取集成数据,编制检修车管理指导子系统,强化检修车的监控与预测、扣车追踪、动态管控、均衡扣车等措施的落实效果,旨在为有效提升检修车管送能力,确保运输用车需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
以某客滚船为研究对象,将大量航行实际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选择出船舶左右桨螺距、左右舷舵角、纵倾、船首风速、船舶对水和对地航速为油耗主要影响参数。建立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黑箱模型对数据进行学习并预测油耗,额外选取测试样本验证模型精度,优化模型内部结构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将最终得到的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证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该研究方法能为船舶运营人员优化运营方案提供参考,能够提高水路交通运输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5.
灰色理论在电力负荷预测领域中有重要应用,为了扩展灰色模型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马尔可夫优化的非线性灰色伯努利(nonlinear grey Bernoulli Model, NGBM(1,1))预测模型.首先引进新型非线性NGBM(1,1)模型对电力负荷数据的总体趋势进行拟合,得到的灰拟合精度序列是一个随机波动的过程,再利用加权马尔可夫的特点确定灰拟合精度的加权转移概率矩阵,通过插值和还原计算对NGB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优化.将该模型运用到江苏省农村电力负荷预测中,结果验证其在预测精度上的优越性,并用于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
针对传统的船舶吃水深度检测方法精准度低的情况,提出基于图像分割的船舶吃水深度检测方法。以得到精准的舰船吃水值为出发点,采集舰船吃水图像,并进行动态模板匹配,减少舰船晃动对吃水深度检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船舶水尺图像字符进行校正,计算吃水线位置,得到舰船吃水深度,以此实现船舶吃水深度检测。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基于图像分割的船舶吃水深度检测方法比传统的吃水深度检测精准度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一种在船岸之间进行轻量化数据传输的技术,该技术采用数据差异切片,大部分的数据在差异切片中的数值为0,对数据差异切片进行压缩可以极大提高压缩比率,减少数据传输量,降低数据传输的费用。此外,使用了密码技术,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8.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ALPR)在若干年前就已经被研制出来了。然而,由于该系统过去可靠性差、难以操作使用,所以直到最近才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系统中。过去的这种系统硬件笨重和脆弱,并需要专业人士安装,而今这种系统与过去相比已完全不同,不仅容易操作使用,而且因采用成熟技术而确保系统连续可靠地工作若干年,并只要用户自已安装即可。  相似文献   
29.
宋永强  胡速 《中国造船》2003,44(2):90-92
介绍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石油工业相结合的DTS(Data Totalization System)数据集成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油田开发过程中钻井、完井、油藏测试等各个阶段的现场数据,形成了完善的钻完井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同时实时传回后方基地对现场远程传输回的数据进行处理,作出对钻井工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决策方案,在公司总部实现对现场施工的远程监控、动态管理,并形成涵盖整个作业区域的钻完井数据库。在过去的两年里,DTS数据集成曾服务于QHD326—A26海底大位移井、中国西北石油局的TK431井。目前已经推广到渤海QHD和SZ36—1作业区及南海作业区。  相似文献   
30.
在对引进高压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吹除装置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技术对其进行改造的方案 ,并进行了硬件接口、程序的设计。运行的结果表明 :系统使用方便、易于维修、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