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6篇
  免费   388篇
公路运输   3612篇
综合类   2346篇
水路运输   234篇
铁路运输   156篇
综合运输   25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桥面防水粘结层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分析桥面防水粘结层材料性能,认为层间抗剪强度及粘结强度受温度影响大,并且随着试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现场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4种粘结层材料与桥面板的粘结强度变化规律,其粘结强度同样随着试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研究表明,剪切试验与拉拔试验结果能够综合评价高、低温情况下沥青混合料与粘结层的整体性能,还可以作为桥面粘结层是否满足抗剪要求的验证指标.  相似文献   
162.
本文分析了现行公路排水规范在设计降雨重现期方面规定的不足之处,结合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实际降雨资料,经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了符合辽宁省东部山区公路自身特点的设计降雨重现期.  相似文献   
163.
公路线路经过软土路基时会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其在设计和施工中的沉降分析和计算结果精度不足以满足无工后沉降的要求,需要对沉降进行实时观测和分析。以软土地基上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沉降观测为例,介绍公路线路中路基沉降观测的流程、元器件的埋设方法,总结了沉降观测过程中各类元器件的适用性,及真实、准确、及时和连续采集沉降观测数据的方法,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沉降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4.
李瑞 《山西交通科技》2013,(1):39-40,52
结合黄土的特性,选择预建高速公路的典型黄土,通过室内试验方法确定黄土的物理指标。通过黄土击实试验确定了该试样的最佳含水量为14.3%,与之相应的最大干密度为1.918 g/cm3。最后选择冲击式压路机在试压路段进行碾压,通过试验数据可知,在冲击压实达到40遍时,地面层20 cm的黄土的压实度能达到97.8%,黄土地基的总沉降量达到25.12 cm,且沉降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5.
沥青路面的耐久性与沥青混合料抗老化性能密切相关.为了研究紫外线老化作用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以及高温抗变形能力的影响,通过对相同级配的SBS,SBR和基质沥青混合料紫外老化后进行劈裂试验和车辙试验,分析了经过不同紫外老化时间后3种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和动稳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性沥青混合料均表现出更好的抗紫外线老化的性能,其中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效果优于SBR改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抗车辙剂能明显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但抗车辙剂掺量并不是越大越好,虽然掺量越大高温稳定性越好,但当掺量太大时会降低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综合来看抗车辙剂的最佳掺量为0.7%.  相似文献   
167.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surge of interest in Tradable Credits (TC) as an alternative measure to manage the growth of personal car use. This paper summarises the results and methodologies of studies that have sought to anticipate the behavioural responses to several proposed TC schemes that target personal travel. In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is work and in an attempt to inspire future research, we argue that future empirical studies on TC behaviours can greatly benefit from insights from the fields of behavioural economics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refore,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we bring together behavioural concepts from these fields that are relevant in a TC decision-making context. Based on observations from current TC studies and the behavioural mechanisms identified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we propose promising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TC on personal car travel.  相似文献   
168.
对铁尾矿砂及尾矿砂加入石灰水泥后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石灰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铁尾矿砂掺加石灰、水泥后,其强度随着龄期而增长,具有半刚性材料的特性,用石灰、水泥稳定尾矿砂作为路面基层材料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同时用石灰和水泥稳定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9.
交通的供需是否匹配关系到城市和枢纽的发展前景。文中在探讨道路通行能力与需求匹配特性的基础上,用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一种交通匹配预测模型。该模型发挥神经网络的优势,对数据并行处理和分布存储,通过训练、学习产生一个非线性映射,自适应地对数据进行预测。通过相关数据实验证明,该神经网络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并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0.
充分发挥道路客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太客运专线的开通为例,分析了高速铁路的开通对道路运输业造成的冲击,阐述了道路运输相对于铁路运输的优势,并从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比较优势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