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419篇
综合类   383篇
水路运输   308篇
铁路运输   289篇
综合运输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醒  王刚  刘淑娟 《水运工程》2013,(9):123-128
码头整体稳定性决定码头工程的成败,有软土夹层的地基对码头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以江苏吕四渔港 为例,分析软土夹层对码头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总结规律并进行试算,给出了参考指标,并对不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地基提 出处理方案,对类似地质情况下码头设计与施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从满足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勘察标准出发,需要建立一个符合英国标准(BS)和中国标准(GB)的工程地质单元层,为岩土工程评价提供基础依据。综合利用工可、初勘、详勘和补勘成果,根据地质成因及时代、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统一不同规范的资料,划分符合国内外勘察标准的工程地质单元层,为珠江三角洲入海口工程地质单元层确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保冷层施工是LNG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合适的保冷结构和施工工艺可以提高LNG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比较常用保温材料的性能及优缺点,确定了适合LNG管道的保温材料。介绍了LNG系统的保冷层结构及作用。分别论述了LNG运输系统中的直管线、弯头、法兰、阀门等不同部位的保冷层施工工艺,还分析了LNG系统运行过程中保冷层存在的失效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为解决由于没有达到汽车道路热平衡状态而无法得出试验结果的实际问题,对温度外推方法在整车道路热平衡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拟定了针对外推计算的整车热平衡试验温度稳定判据。通过对热平衡外推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使用温度外推方法能够验证和预测没有达到标准热平衡状态条件下的整车热平衡试验结果,并能够在准确获得试验结果的同时缩短试验时间。  相似文献   
995.
利用Asphalt Pavement Design设计软件建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模型,对比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在静载及制动荷载耦合作用下,设置橡胶应力吸收层与未设置橡胶应力吸收层对路面各结构层顶面弯沉和层底弯拉应力的影响,经分析,推荐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厚度为1cm,模量值为400~600MPa.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水泥混凝土道面浅层破坏严重的现象,目前主要对修复材料方面进行研究,施工工艺研究较少,然而修复时其结构整体性不良、粘结性差,从而造成修复后路面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基于此,研发出超薄罩面抢通修复材料,并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三层修补法”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观察,使用效果良好,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广泛调研分析国外普通公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现状,以及交通运输部对平台建设要求,结合广东省公路网管理的实际,研究云计算技术在路网管理中的应用,形成用户三级功能层次列表,构建了广东省普通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逻辑框架和物理框架,为促进全省普通公路网管理高效畅通、环保节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8.
结合国内相关标准,文章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翘曲脱空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采用以FWD 24 h连续检测后板角板中弯沉值的方法,对广西地区不同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了脱空检测,对比分析了其各自特点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差异,以及翘曲脱空现象和成因。同时提出了不同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检测的要求及合理检测时机。  相似文献   
999.
郭瑞  郑波  黎晨 《隧道建设》2019,39(4):601-608
为解决下穿隧道施工对既有高填土路堤的影响问题,依托成贵铁路大方隧道下穿杭瑞高速工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隧道施工对上覆地层位移影响、地表纵向变形特征以及下穿施工对地表各特征位置的主要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 1)隧道下穿施工造成高填土路堤层发生显著沉降变形,上覆地层向隧道正中方向产生明显横向位移; 2)大方隧道下穿施工产生的地表纵向变形可划分为微变形区(洞口浅埋沉降区)、强变形区(高填土路堤沉降区)和弱变形区(地表沉降区)3个区域; 3)大方隧道施工分别开挖至洞口、挡墙和公路路面等特征位置时的地表纵向影响范围分别为开挖前方的75、52、65 m,在此影响范围内地层位移变化强烈; 4)拱顶动态沉降曲线均呈反“S”形特征。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模拟计算值与监测值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并最后给出相关施工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李丰果  赵元红 《隧道建设》2018,38(11):1868-1877
为确保城市主干道、地面高架桥、地下管线的安全使用,广州市康王路下穿流花湖的超浅埋特大断面直墙隧道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一次性施作70 m超前大管棚,采用水平导向跟管钻进法施工,施作精度高; 在隧道开挖边线45°对应路面范围,道路上铺设厚钢板; 对与距离隧道非常近的高架桥桩基,采用地面主动托换法; 采用六部CRD法施工,对掌子面采用TSS注浆加固技术,开挖初期支护后及时施作径向注浆及回填注浆; 在临时支撑未拆除的情况下,施作模筑混凝土第1层衬砌,第1层衬砌达到强度时拆除临时支撑,在第1层衬砌表面铺挂防水层,最后施作综合管廊结构及拱墙钢筋混凝土第2层衬砌; 综合管廊结构采用脚手架+模板系统,拱墙第1层衬砌采用弧形拱架+组合钢模板系统,拱墙第2层衬砌采用模板台车施工。目前只完成了右线的施工任务,地表沉降值(累计最大70.9 mm)在允许范围之内,隧道内净空变化(累计最大拱顶下沉61.1 mm、最大水平收敛值为8.44 mm)也在预控范围内,且地表、洞内最大变形值对应位置均在隧道中部,为左线施工及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