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3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8篇 |
综合类 | 54篇 |
水路运输 | 147篇 |
铁路运输 | 295篇 |
综合运输 | 1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讨论了作为强力甲板的大跨度甲板板架的纵向受压稳定性计算方法,指出传统的线性计算方法偏于保守。提出了大跨度甲板板架的稳定性分析和优化设计思路,并以某大跨度简单板架为例采用非线性方法进行了纵骨与强横梁的组合优化分析。实例证明了在保证甲板稳定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纵骨刚度可以较大程度的降低横梁必要刚度,从而减轻结构重量,提高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52.
553.
深圳地铁轨检车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构架与轴箱间的侧滚和垂向位移量修正的测量技术、CCD光电传感器和高频响二维自控电路,研制出构架式光电伺服轨距测量装置,提高了轨道几何检测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钢轨波磨检测系统根据惯性测量原理,采用模拟—数字混合滤波的数据处理方法,消除了速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由数据库服务、数据采集处理计算机、数据应用计算机、高速网络打印机、QNX4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轨检数据实时处理软件共同构成了车载局域网数据实时处理系统,自动完成检测数据的采集处理、修正、合成,并根据需要以波形和表格的形式实时显示和打印输出轨道几何数据。 相似文献
554.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7):14-19
轨道不平顺是影响列车平稳性和舒适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及时掌握线路状态对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采用单个惯性量较难达到对不同波段不平顺的检测,通过观测多个惯性量,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解决非线性离散系统的最优估计原理,根据车辆轨道耦合状态空间方程计算递推雅克比矩阵,并结合线性观测方程得到最优状态估计,实现轨道不平顺估计。在Matlab平台下,进行了实测轨道不平顺激励作用下的仿真,将仿真得到的观测值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轨道垂向不平顺估计,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55.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8):73-78
为研究弹性支承块式轨道结构对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位移、内力的影响,以某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高架轨道桥为例,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考虑和不考虑具体轨道结构形式的高架轨道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典型地震波作用下该高架桥梁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考虑具体轨道结构形式模型的连续梁桥主梁的位移、跨中正弯矩、支点负弯矩及支座处剪力均明显小于不考虑轨道结构形式模型的相应值,对主梁结构来说,设计中不考虑轨道结构形式是一种偏安全的设计方法,而考虑轨道结构模型的桥墩墩顶位移可能大于不考虑轨道结构形式模型的相应值,为安全起见,在进行轨道桥梁桥墩的抗震设计时应当考虑具体轨道结构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6.
铁路下穿式结构施工受轮轨作用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既有线下隧道施工引起的轨道变形而加大轮轨作用力的情况,以在建地铁南京站为例,通过弹塑性动力有限元法分析行车动荷载对轨下施工中隧道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由于轨下构筑物的存在对路基内动应力的影响。分析中采用轨枕—道床全支承模式,土体采用理想弹塑性动本构模型,分别考虑了轨道不加固情况和采用D24型便梁加固两种情况,计算得到了隧道上覆土体及隧道初衬结构的动力响应。对两种情况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对线路采取便梁加固后,隧道拱部土层的附加动应力减小了76%,而初衬的附加动应力减小了58%,便梁加固时减小了列车动荷载对施工期隧道的影响,有利于初期支护的施工;轨下构筑物的存在将减弱列车动应力往深层传递的衰减,在既有线路的地下构筑物施工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57.
智能式航迹自动舵的海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一类航还自动航的系统设计及仿真调试,重点介绍了实船试验情况,并通过海试比较了增益规划式PID、喜捧控制及神经网络控制等不同算法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航迹自动舵在不同海况下长时间工作稳定可靠,航还控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58.
559.
560.
Track geometry inspection data is important for managing railway infrastructure integrity and operational safety. In order to use track geometry inspection data, having accurate and reliable position information is a prerequisite. Due to various issues identified in this research, the positions of different track geometry inspections need to be aligned and synchronized to the same location before being used for track degradation modeling and maintenance planning. This is referred to as “position synchronization”, a long-standing important research problem in the area of track data analytics. With the aim of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to more accurately and expediently synchronize track geometry inspection positions via big-data fusion and incremental learning algorithms. Distinguishing it from other relevant studies in the literature, our proposed approach can simultaneously address data exceptions, channel offsets and local position offsets between any two inspections. To solve the Position Synchronization Model (PS-Model), an Incremental Learning Algorithm (IL-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handle the “lack of memory” challenge for the fast computation of massive data. A case study is developed based on a dataset with data size of 18 GB, including 58 inspections between February 2014 and July 2016 over 323 km (200 miles) of tracks belonging to China High Speed Railwa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odel performs robustly against data exceptions via the use of multi-channel information fusion. Also, the position synchronization error using our proposed approach is within 0.15 meters (0.5 feet). Our proposed data-driven, incremental learning algorithm can quickly solve the complex, data-extensive, position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using an average of 0.1 s for processing one additional kilometer of track. In general, the data analysis methodology and algorithm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also suitable to address other relevant position synchronization problems i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especially when the dataset contains multiple channels of sensors and abnormal data outli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