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3篇 |
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06篇 |
综合类 | 394篇 |
水路运输 | 161篇 |
铁路运输 | 190篇 |
综合运输 | 2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城市公交规划、管理工作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给予定量的决策数据支持.公交出行分布数据通常基于居民出行调查获得,然而因其调查代价巨大不能作为常态化调查手段.短期的公交线网调整工作更依赖于现状的公交出行分布需求,本文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公交GPS和IC卡(含老年卡)数据推算现状公交出行分布的实用方法.当前在大城市常住人口使用IC卡作为公交支付手段已得到相当普及,采用基于车载GPS和乘客IC卡记录能够推断得到全日公交OD数据并用于公交出行量回归模型的标定.模型检验通过后,可结合人口数据和就业岗位资料用标定模型计算以投币作为主要付费方式的流动人口公交OD;叠加两部分OD得到完整的城市公交出行分布结果.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2010年郑州市综合交通调查实践得以验证,对其它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3.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快捷、高效、节能环保的大容量城市客运交通方式,而且对于沿线房地产的开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本文定性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机理,并采用地价影响函数模型,对武汉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地价影响函数相关参数进行了标定.定量研究证实了城市轨道交通时房地产价值的拉动作用.最后提出了武汉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 相似文献
114.
城市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双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交通空间需求入手,运用均衡原理建立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二者的耦合关系模型,提出了一套城市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一体化均衡配置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实现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的供需均衡以及交通网络自身的用户均衡,对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结合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5.
首先建立科学的城市公交线网规划综合评价流程和指标体系。然后在主成分分析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公交线网规划进行综合评价的操作步骤。最后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实施综合评价,并与专家咨询法、模糊分析法等常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6.
快速公交(BRT)是国际上公交发展的新模式。保证系统得以推广,同时应以低成本、显著见效为原则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因此对快速公交线路布局进行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探讨现有公共交通线网结构下如何优化BRT线路的布设问题.本文时快速公交线路布设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快速公交的发展特点.以乘客的总出行时耗最小和车公里成本投入最小为目标,建立快速公交布局优化的模型.并且给出了优化目标和相应约束条件的函数表达式。通过事例分析对BRT线路布设优化算法进行说明.从而得知优化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7.
战时运输最优路径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随机动态路网寻优问题。在分析战时运输最优路径问题特性前提下,着重研究战时运输路阻函数模型,求出时间阻抗、风险阻抗和费用阻抗,标定阻抗参数μ1,μ2和μ3,及确定函数模型的MapBasic表达,在给出最优路径模型基础上,利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求解。实例验证表明研究成果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8.
119.
Theo E. Notteboom Athanasios A. Pallis Peter W. De Langen Aimilia Papachristou 《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2013,40(7):636-653
Port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policy have progressively emerged as a distinctive research field, and a core part of maritime economic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all the 267 port studies published in 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 (MPM)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73.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ntent analysis for seven interrelated research theme categories including main research topics and methods, authorship distribution and citation count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MPM played, and continues to play, a key role in publishing research on seaports. The published research increasingly applies established analytical frameworks to port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n current challenges for port-relat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0.
Marcella De Martino Valentina Carbone Alfonso Morvillo 《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2013,40(7):682-698
In the era of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ports as elements of value chain systems, the opening of the boundaries to the market represents a crucial challenge that port authority has to cope with, in order to guarantee a las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and its hinterland. We propos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nalyse value creation in the port and its hinterland through two core concepts: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nteraction. We illustrate such framework with the case of the port of Naples and, specificall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ort authority and other port business operators to the value creation process of Garofalo, an export-oriented firm located in its hinterland. A discuss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in the last se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