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317篇
综合类   269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269篇
综合运输   2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21.
在山区高速公路修建隧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受地形限制,展线困难的地段,文章通过对此类隧道及围岩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受力分析进行论证和比选,最后采用小净距隧道的方案具有对路线、路基影响较小,且造价较低的优点,在山区公路的建设和设计过程中有着很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2.
文章针对邵怀高速公路雪峰山特长深埋隧道排水设计及施工现状,通过众多方法比较分析,优选采用灰色理论来预测隧道开挖距离与涌水量问的关系,以预测隧道开挖后总的涌水量,为中心水沟管径大小设计提供依据,对指导隧道施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3.
文章针对隧道工程模筑衬砌混凝土施工特点及衬砌混凝土芯样特征,分析了导致衬砌混凝土强度比泵送前取样试件强度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24.
介绍旦架哨隧道施工中贯通误差的控制,测量,调整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825.
帽型薄壁管件准静态压溃模拟计算中焊点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项玉江  范子杰 《汽车工程》2004,26(6):750-754
以单帽薄壁管轴向准静态压溃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帽型薄壁管准静态压溃有限元分析中焊点的建模方式。在Ls-Dyna平台上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焊点模型对于单帽结构准静态压溃模拟计算中平均压溃力及变形模式的影响,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得出了适用于帽型薄壁管准静态压溃模拟计算的焊点模型。  相似文献   
826.
以青云山隧道为工程实例,介绍了坍方隧道采取上导洞先行、台阶分割的方式掘进通过坍方地段的施工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上导先行、台阶分割法掘进的方案方法、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827.
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如何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合理的型式,才能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带动城市发展。论文结合一些工程建设案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28.
某悬索桥采用隧道式锚碇加预应力锚索的复合锚固系统,与重力式锚碇相比,充分利用深层岩体的承载能力,可大幅降低工程造价,保护地表环境。经验性的设计方法和岩土工程参数的不确定性,使其设计风险和施工难度较大。主要介绍了复合式锚碇的设计思路与施工方法,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29.
本文分析了IPv6的技术原理以及与IPv4相比较的优点,提出了IPv4向IPv6过渡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阐述了作者对IPv4向IPv6过渡机制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30.
By building a tunnel model with a semi-circular crown, the asymmetric rock pressure applied to the shallow tunnel in strata with inclined ground surface is analyzed. Formulae, which not only include the parameters related to both tunnel structure and surrounding rock mass, but the overburden depth, are developed. The computation for four tunnel model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esented is feasible and convenient.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overburden depth on the rock pressure is elaborated, and the criterion to identify the deep or shallow tunnels is formulated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