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317篇
综合类   269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269篇
综合运输   2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陈丽敏 《隧道建设》2016,36(7):857-861
以全长32.645 km的双洞单线关角隧道施工为例,针对高原长大隧道施工通风的难题及其与保持隧道内温度相矛盾的问题展开研究,以双正洞巷道式施工通风及高寒地区隧道节能升温2项核心专利技术为背景,介绍了在施工中采取斜井设置中隔板的方式,充分利用斜井顶部弧形空间,在保证隧道进风量和风速的同时,为工程运输和排水管道设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双正洞内形成的运输、通风2个通道,缩短了风机送风距离,保障了隧道工作面需风量; 同时,根据市政工程暖气原理,自主研发了隧道节能升温系统,在关角隧道施工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82.
为探讨运行环境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作性能,获取合理的设计参数取值,以红谷隧道围堰工程为背景,结合典型断面建立渗流数值模型,分析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渗透系数k和厚度d以及围堰水头hr变化下共11种工况的围堰渗流性状。结果表明: 随着渗透系数k的减小,围堰内单宽渗流量Q随之减小,且变化速率逐渐降低,而防渗墙内水力坡降峰值Js基本保持不变;随着防渗墙厚度d的增大,围堰内Q值和Js值均随之减小,且变化速率逐渐降低;随着围堰水头hr的下降,围堰内Q值和Js值均随之线性降低。分析得到兼具良好防渗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渗透系数k和厚度d的设计取值,并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塑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最后,通过高密度电法和围堰内外水位动态监测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防渗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验证设计和施工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83.
张敏  朱江华  肖洪  徐向春 《隧道建设》2016,36(9):1071-1075
结合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特点,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乘积标度法和熵权法相融合,发挥了层次分析法--乘积标度法的灵活性和熵权法能够表征指标包含信息量大小的优点,建立了既能发挥主观经验知识又能结合客观数据分析的主-客观融合的赋权方法;利用建立的红谷隧道健康状态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充分考虑环境作用、结构应力、结构变形、裂缝和渗漏水的因素,并根据某隧道健康监测数据进行权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沉管隧道健康状态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4.
姜腾  姚占虎  闵凡路 《隧道建设》2014,34(12):1148-1152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在竖井施工和盾构始发段掘进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弃的黏土,如何经济环保地处理废弃土成为工程面临的一大难题。工程盾构段约40%的地层是粉细砂地层,该地层对泥浆指标要求较低,考虑利用废弃黏土来配制掘进泥浆。采用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膨润土分别与泥浆增黏剂混合配浆,使用自制的泥浆渗透仪测定泥浆的滤失量和成膜质量,最后结合现场施工监测数据验证泥浆配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始发段废弃淤泥质粉质黏土配制的泥浆稳定性较好,形成的泥膜致密、泥浆失水量小,能够满足粉细砂地层的盾构掘进。  相似文献   
885.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迁剧烈,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与强度逐渐增高,冲击着水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因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日益重要,后续隧道工程的推动势必面临地下水资源影响议题的挑战。本文提出水文地质调查与三维模式分析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包括钻井封塞水力试验、施工出水量观测、自记式仪器监测、水文地质参数推估、三维模型建立与率定等重要方法,透过模式分析可了解隧道施工对地下水资源的短期与长期影响,可为隧道工程与环境保护沟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6.
基于小波分析原理,对某隧道地表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去噪、提取变形特征、分离不同变形频率、估计其观测精度等处理分析,使监测结果的误差控制在±1mm以内,并得出隧道施工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为隧道的安全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87.
文章结合飞龙大桥钢箱梁安装施工实例,介绍了轨道龙门吊安装钢箱梁的工艺原理和流程,提出了工艺操作的要点及质量控制方法,并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该工艺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888.
为解决大直径土压盾构在大粒径富水卵石、漂石土地层条件下刀盘刀具磨损严重、刀盘被卡、地表塌陷、渣土喷涌等工程难题,结合都四山地轨道交通项目DSZQ-1标永丰站—蒲阳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的施工情况,从盾构选型设计、超前地质预警处理、掘进参数选择、渣土改良、螺机防喷涌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都江堰地区大粒径富水卵石、漂石土地层大直径土压盾构掘进关键技术,为后续工程在此类地层施工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889.
覆盖型岩溶基本特征是地下水水位变化频繁和地层浅部土洞、溶洞发育。覆盖型岩溶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的成因很多,往往是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地下水位下降形成真空吸蚀作用、地下水潜蚀作用、荷载振动作用、加荷作用等,构成铁路安全运营隐患。针对赣韶铁路岩溶发育特征与规律,对其覆盖型岩溶路基进行注浆加固处理,论述了钻孔注浆加固的设计要求、注浆量计算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经多种手段检验,表明注浆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90.
抽水引起岩溶区路基塌陷的机理分析及其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洞的形成与扩展是产生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前提,为了研究人工抽水引起的岩溶区路基塌陷的机理,用解析法分析了土洞扩展的条件,提出了剥落力的概念,认为土洞的向上扩展是剥落力大于土体抗拉强度的结果。剥落力σb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土洞周边不同的点,受抽水引起的剥落力是不同的。土洞一旦开始向外围扩展,由于剥落力越来越大,所以土洞呈现发展趋势。当抽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时,剥落力σb增大。因此,岩溶区抽水时必须控制水位降深、流量,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路基土洞和岩溶塌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