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79篇
公路运输   316篇
综合类   269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269篇
综合运输   2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蒲增刚 《路基工程》2014,(6):207-210
东南沿海地区滨海软土特别发育,临时工程的不当设置,将影响铁路工程路基的稳定。结合福厦铁路玉塘洋特大桥台尾路基垮塌实例,对垮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桥代路方案,实施结果保证了路基工程的稳定性,和福厦铁路施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2.
基于PRO/E建立艾卡特ER1500-1XL铣挖头模型导入LS-DYNA中,选择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模拟岩土材料,刚体模拟铣挖头进行铣削岩土仿真。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改变隧道铣挖法中铣削参数(吃刀深度,截割厚度,铣挖方式),结合现场资料得到隧道铣挖规律。结果如下:(1)截齿荷载平均值差异不大时差异系数较大是截齿破坏的主要原因;(2)吃刀深度和垂直摆动速度与单位比能耗呈指数关系,加大吃刀深度比摆动速度对加大截割厚度更有效,截割阻力与截割厚度成线性关系;(3)铣挖尽量采用顺切,较为省力,延长截齿寿命。  相似文献   
93.
软土地区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干线引起的线路沉降规律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软土地区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干线引起的上方铁路线路沉降规律与一般情况下盾构推进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有较大的不同。基于某地铁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下穿铁路的施工期及其后续阶段的线路沉降进行观测。根据观测数据,从沉降发展的时间历程、施工各阶段沉降量所占比例和地面沉降槽的特征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工程的地表沉降规律特点主要是后续沉降量在总沉降量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并且其沉降达到稳定需要的时间远比通常情况要长,最终沉降量的大小几乎完全由后续沉降决定;此外,其沉降变形槽的深度和广度也更大,而且后推进的隧道上方沉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4.
对师婆沟隧道施工实施的监理情况,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5.
VPN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与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专用网络(VPN)是实现在公网上安全传输私有网络信息的一种技术。VPN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提高了校园网的可管理性、灵活性和安全性。文章就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VPN组建实例。  相似文献   
96.
隧道检测系统及其在韩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韩国高速铁路隧道安装的健康监测系统,提出基于检测数据诊断隧道衬砌可能破损的新系统识别方法。引入逆算法,即根据已知的形变数据和混凝土衬砌恒载,估计破损的程度和位置。对以刚度均减和裂缝概念为基础建立的两种模型进行效果和优劣比较。对理想化的隧道结构进行数学分析,并用检测数据中常用的白噪声对模型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刚度均减方法的模型1对白噪声相对不敏感,而以裂缝概念为基础的模型2由于受刚度减小的影响很小,易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决活断层工程效应,通过对断裂构造工程效应和工程处理全过程的综合分析,理论解析了断裂构造工程效应研究的前沿课题,并结合隧道工程实践,剖析了公路隧道活断层效应应用基础研究的方案,提出了断层错动自然影响带划分、断层错动围岩稳定性空间定量评价和活断层隧道工程对策研究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磨沙溪隧道进口段施工,阐述坍塌的原因及以后的处理措施、施工方法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9.
浙江苍岭隧道左线凝灰岩突水现象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发生在浙江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在凝灰岩中的突水事故的成因、特点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预测和防治。研究方法:根据发生突水事故的浙江苍岭隧道的现场地质观测资料,具体分析其形成的规模、位置、诱发因素以及地质条件,从地质工程的角度,对突水发生地段隧道的岩石组成、地质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探讨,进而发现其规律和防治预测的特点。研究结果: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的突水事故受到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活动特点的强烈控制,虽然凝灰岩本身不溶于水,但在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的构造,为地下水的运移和赋存提供了通道和场所,是造成突水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借助TSP-203^+地质超前预报预报系统,建立了苍岭隧道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报识别标志,提出了“先疏导排水、后注浆封闭”的突水防治措施。研究结论:对于隧道出现的土水灾害,首先要进行其工程地质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防治是有效防治隧道灾害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00.
昆仑山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m,位于海拔4600m以上,施工采用的关键技术有:高原、冻土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技术;施工通风技术;冻土湿喷混凝土支护技术;隧道仰拱作业桥技术;低温条件下防排水结构和隔热保温层施工技术;低温早强耐久砼技术;低温注浆堵水技术;隧道供氧及健康监测技术等。这些关键技术解决了高原、冻土隧道的施工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