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3篇
  免费   445篇
公路运输   1024篇
综合类   825篇
水路运输   440篇
铁路运输   1745篇
综合运输   17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城市轨道站点与周边土地的联动开发是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城市经济和交通都具有积 极作用。对国内外城市轨道站点区域联动开发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指导中国轨道站点区域的联动开发。从产权和 城市经济学视角,将轨道站点联动开发分为内外联动和上下联动两类,并进行了相关界定。分别结合日本联动开 发政策以及涩谷站数据、上海联动开发政策和打浦桥站区域数据,对内外联动和上下联动的规划和实施途径及其 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参考更多经典的联动开发案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站点区域联动开 发的实施机制及特征;并从政策和规划设计两个角度深入阐述对中国联动开发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可采 用“政府统筹、市场执行”的模式;根据中国土地所有制度,探索“集约换使用权”“整体出让使用权”等多样 化的土地管理模式,有利于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的反哺策略;制定配套且细化的技术规范,进行立体化、多样化、 一体化衔接设计。  相似文献   
22.
阐述地铁车站消火栓系统的控制模式,并分析消火栓系统的操作模式,对手动启泵控制模式和自动启泵控制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从启动时间、运营管理、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手动控制模式在启动时间上具有优势,但存在人为误操作的可能;自动控制模式比手动操作模式增加了压力开关(流量开关)控制系统,投资会有所增加。优化两种控制模式,在设计手动启泵控制模式时增加自动巡检或其他线路故障报警功能,在设计自动启泵控制模式时,增设低流量或者低压力报警的流量开关或者压力开关,在消火栓系统出现小流量泄漏时,能及时报警,及时维修,避免消防泵在非消防状态下的错误启动。  相似文献   
23.
基于多个基坑工程监测实例,通过对不同的施工阶段监测数据变化量与现行规范规定的控制值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监测项目初始值采集时间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程度。总结出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钢筋混凝土支撑内力、周边建筑竖向位移等监测项目合理的初始值采集时间,为基坑工程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监测评价的准确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在文献资料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客站用水量影响因素,建立了单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分析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后,建立了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两个车站的节水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5.
以开敞式地铁车站为例,将列车、隧道、站厅层和站台层均简化为长方体并建立车站三维模型;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采用压力基求解器和SIMPLIC算法,研究活塞风作用下站厅火灾的烟气流动特性,并分析增设迂回风道和竖井对于削弱活塞风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站厅层空气流场结构在活塞风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复杂的变化;站厅火灾发生后,在机械排烟、热浮力以及活塞风的共同作用下,站厅烟气分层现象遭到破坏;各楼梯口处气流速率变化剧烈,气流方向多次改变,并导致站厅层烟气被吸入站台层;增设迂回风道和竖井能够有效地削弱活塞风对起火站厅层烟气分层现象的破坏,延缓烟气侵入站台层的时间,减少侵入站台层的烟气量.  相似文献   
26.
盖挖逆作法基坑两侧的地下连续墙,作为施工期间基坑的围护结构,截水防渗并承受周围水土的侧压力,作为竖向支撑结构,承受着由各层逆作结构板传递的竖向载荷,在使用阶段可以作为工程永久抗浮结构。一级基坑内部的二级基坑地下连续墙,因为墙顶在负一层底板处,不能直接兼顾竖向支撑作用,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临时格构柱等措施,永临结合,实现了二级基坑围护结构兼竖向支撑系统在盖挖逆作地下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上海地铁内江路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内江路站紧邻黄浦江,站位所处地层主要为流塑状淤泥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约1m,地质条件极差。以该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依托,详细阐述采用SAP84有限元程序建立荷载-结构模型对叠合墙体系进行内力增量分步叠加法计算的过程,以及钢筋混凝土与钢管相结合的内支撑体系设计。目前,车站的主体和3个附属结构已经完工,工程进展顺利,说明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28.
铁路站房一般具有跨度大、空间大、荷载重等特点,他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在编制概预算时如果直接套用地方定额,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此文从站房基坑土方开挖、大体积混凝土支撑系统、大型钢结构安装工程、建筑装修支撑体系等方面,分析对编制项目概算的影响.通过分析与对比,提出采用地方定额的建议,以供在今后编制站房概算中借鉴.  相似文献   
29.
随着铁路客站的大规模建设,客站内采用了大量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谐波会影响电网的运行质量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为消除这种谐波影响,对客站内主要谐波源及产生谐波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无源滤波和有源滤波装置消除谐波影响的治理方案,经在哈尔滨西客站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方怡  何常红 《电气化铁道》2013,(6):37-40,44
论述了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并结合工程应用实例从主站、子站及通信网络3个方面比较了监控系统的各种方案,最后探讨了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终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