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065篇 |
免费 | 494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017篇 |
综合类 | 15230篇 |
水路运输 | 8684篇 |
铁路运输 | 9789篇 |
综合运输 | 22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14篇 |
2024年 | 1215篇 |
2023年 | 966篇 |
2022年 | 1344篇 |
2021年 | 1849篇 |
2020年 | 1823篇 |
2019年 | 1208篇 |
2018年 | 1197篇 |
2017年 | 1298篇 |
2016年 | 1269篇 |
2015年 | 1676篇 |
2014年 | 3166篇 |
2013年 | 2531篇 |
2012年 | 3760篇 |
2011年 | 3750篇 |
2010年 | 3136篇 |
2009年 | 2919篇 |
2008年 | 2880篇 |
2007年 | 3597篇 |
2006年 | 3236篇 |
2005年 | 1957篇 |
2004年 | 1228篇 |
2003年 | 831篇 |
2002年 | 567篇 |
2001年 | 592篇 |
2000年 | 341篇 |
1999年 | 222篇 |
1998年 | 170篇 |
1997年 | 137篇 |
1996年 | 142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集通内燃动车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动车微机、人机接口、LonWorks网络3个方面简述了集通内燃动车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特点,介绍了动车微机控制方案、列车重联控制方案、人机接口及各部件之间的通信规范。 相似文献
812.
就本单位在城市GPS网及基础测绘项目中GPS测量、GPS数据处理作了介绍和讨论 ,并提出了GPS在测量应用中值得探讨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13.
光纤分布式接触网开关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一种新型的基于光纤现场总线的铁路枢纽接触网开关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814.
故障区段判断和隔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配线自动化系统中故障区段判断和隔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论述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的直接I/O功能,使得将该方法用于地铁供电系统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15.
客货列车均对线路造成损伤,但因运行速度、轴重和运量不同,则对线路损伤的程度不同,所承担线路使用费不同。从工务维修角度出发,以对线路使用费有决定性作用的钢轨抽换成本和轨道状态维修成本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客货列车线路使用费分摊比例的工程模型,对我国铁路进行大量现场调研,并用所建立的工程模型对现场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我国客运货运分摊线路使用费的比例。 相似文献
816.
以解编车流作业规则和系统资源限制为约束,构造不同目标函数下铁路枢纽编组站作业分工数学模型,给出折角车流理论最大值和最小值及相应编组站作业分工方式及车流条件。基于折角车流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将外部车流环境视为一个动态的随机输入,以特定铁路枢纽为背景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遗传算法计算不同条件下折角车流数值解。通过对模拟数据趋势变化比较分析,提出铁路枢纽运输组织不应过分追求折角车流最小等结论。 相似文献
817.
既有提速双线旅客列车扣除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单列旅客列车及复合客车组扣除系数的构成和影响因素。针对具体区段通过计算机铺画满表运行图,采用图解法分析各种因素对客车扣除系数和通过能力影响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扣除系数随追踪列车间隔的减小而增大,随旅客列车对数的增加而减小且呈线性变化趋势;扣除系数及其变化幅度与旅客列车速度成正比关系;扣除系数随提速客车比例的增加先增大后变小,但变化幅度不大。通过不同区段大量的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客车速度、不同客车对数和不同追踪列车间隔下的扣除系数取值。 相似文献
818.
新型无线感应技术在模拟载波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感应无线技术相比,新型无线感应技术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且减少了一根传输线,应用于机车,特别是磁浮列车的自动驾驶中,可以满足列车自动化驾驶中通信定位测速的需求。为此对新型无线感应技术在模拟通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单频模拟信号为调制信号,对连续正(余)弦载波进行调幅、调相和调频等调制,得到AM,DSB,SSB,窄带调频,窄带调相等已调信号通过新型无线感应系统时的不同解调新方法,并对新型无线感应系统的AM,DSB,SSB,窄带调频,窄带调相等调制解调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新型无线感应技术可以应用于模拟载波通信中恢复原始信号。 相似文献
819.
以京沪高速为背景,对中高速列车共线运行仿真问题进行探讨。分别建立单列车运行模型和多列车共线运行模型。单列车运行模型全面考虑了列车物理特性、线路条件、列车受力情况以及运行控制过程。多列车模型在上述基础上,附加了共线运行不同速度列车间的相互影响,对列车间距控制和避让进行了重点考虑,研究多列车共线运行时的列车间距控制策略和避让策略。用VisualC 6 0进行了中高速列车共线运行的软件实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软件能较好模拟多列车共线运行情况,可作为列车调度系统中负责列车运行模拟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