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69篇
水路运输   75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孙星  吴勇  初秀民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6):48-52,56
智能化是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地利用物联网技术获取长江航运系统信息是长江航运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船-标-岸协同下的长江智能航运决策系统架构,分析以船-标-岸为载体,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长江航运系统信息采集的关键技术,探讨长江智能航运系统知识获取方法,展望船-标-岸协同下的长江智能航运技术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102.
邓芳  秦军  李鉴 《铁道勘察》2003,29(2):4-7
如何提高遥感影像数据的专题信息提取精度 ,是遥感应用中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遥感影像应用的实践中 ,需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参与分类过程 ,来提高影像分类的精度。本文探讨了在现有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 ,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多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卓宝熙 《铁道勘察》2003,29(1):12-16
扼要地叙述了遥感技术在南昆铁路施工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概况及效果 ,这是遥感技术首次用于施工的一次尝试 ,也是遥感技术应用的一个突破。首先对沿线地形、地质概况进行介绍 ,然后结合施工部门的要求 ,开展全线陆地卫星TM图像的断裂构造判释 ;利用全黑白像片开展主要隧道、八渡桥位地区等的判释 ;利用不同时期航片对段家河流域的泥石流沟进行动态分析。还列出该线部分地段地质遥感图像判释意见与施工验证结果对比一览表。从该表得知遥感判释成果绝大部分是正确的。最后 ,在结论中归纳出几点认识 ,并提出施工阶段在特定条件下有针对性地应用遥感技术是有益的。同时指出 ,施工阶段应用遥感技术是有条件的 ,并非任何情况下均可应用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104.
长大隧道三维可视化遥感地质解译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山 《铁道工程学报》2011,(11):13-18,62
研究目的:向莆铁路长大隧道众多,在地面地质调查中存在地形高差大、地质构造复杂、植被发育、基岩露头少、勘察周期短、大面积地质测绘难等问题,难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比例尺区域工程地质信息。研究结论:基于研究多源地质资料信息化集成、三维可视化遥感影像建模和三维可视化遥感解译方法,建立了向莆铁路戴云山—高盖山段的线路、地貌、地质等三维场景,进行地貌特征、断裂构造和不良地质的定量解译。解译成果可有效指导地质调查,减少外业工作量,保证长大隧道大比例尺地质调查精度。  相似文献   
105.
以无锡地铁河埒口站基坑监测为例,研究了长标距FBG光纤传感技术在地铁基坑施工应变及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式布设光纤传感器可较准确地监测地下连续墙在开挖过程中的水平变形,并能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状态及安全状态进行有效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监测结果,适当调整施工参数,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并确保后续安全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06.
研究目的:高原冻土的不稳定性使进行冻土区路基变形监测分析极其重要,但受限于高原严酷自然环境条件,当前利用地面现场测量来分析多年冻土路基变形的方法,开展工作极为困难。卫星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无需地面现场测量作业,能够获得大范围地表覆盖区域连续点、线、面沉降信息的一种全新地表变形监测分析方法。针对特殊困难环境下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监测与分析问题,讨论利用卫星D-InSAR"空间遥测"多年冻土区路基表面沉降变形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应用研究价值及意义。研究结论:在青藏高原这种特殊困难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采用卫星D-InSAR进行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分析,对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监测效率、减少费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极其困难的地面人工测量工作量,能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对于高原冻土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长期监测系统建设有重要工程现实意义;利用D-InSAR获得的独特路基地表变形信息,可实现从大范围连续点、线、面3种角度,分析高原冻土路基变形的时空特征和规律,有望从空间全局的分析角度获得冻土路基变形新发现或新知识,从而为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也为更深入地研究冻土工程变形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7.
3S集成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基于RS和G IS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可靠性差,精度低,提出了RS,G IS和GPS集成技术.在2000年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的基础上,以2004年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对2004年遥感影像进行了解译,修改了2000年数据库.在野外用手持GPS接收机对解译成果进行了验证,更新了解译的数据库;利用G 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出了2000~2004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得到了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3S集成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利用信息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8.
感知并解析路面振动可为智能车路系统提供健康诊断、定位循迹、风险预警等多功能服务,有效驱动路面智能化。通过优化分布式光纤器件设计与阵列布设,研发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振动分布式感知系统;利用短时能量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构建了振动时间-空间特征、频域-空间特征的场式表达方法;基于短时能量时空场、功率谱频空场,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振动时空响应特征、全局频域特征的变维度解析方法;并于同济大学足尺试验场进行实测验证。结果表明:①荷载位置显著影响短时能量时空场,短时能量峰值坐标能灵敏地反映荷载位置变化,且相比线形光缆,由光纤环阵列组成的感知系统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0.35 m);②相同荷载激振下,振动分布式感知系统与商用高精度加速度计测试结果相近(频峰识别误差小于1 Hz,空间振型置信度大于0.9),且在多点重复测试下具有较高稳定性;③面板模量显著影响功率谱频空场,模量越大前4阶频率越大,且增幅随阶次增高而愈发显著,该实测现象与理论分析吻合,且在6块板内测得相同趋势。该振动分布式感知系统能够准确、稳定地感知路面振动场时间、空间、频域信息;振动场变维度解析方法能够有效、可靠地解析时空响应特征、全局频域特征。  相似文献   
109.
Estimation of congestion costs, presumed to be one of the largest external costs of automobile travel, is typically based on a single value of time delay for motorists in metropolitan areas. However, the estimation may be wrong if the profiles of motorists are different at different times of day. This study uses a survival model to examine the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profiles of motorists at different times of day at congested locatio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by using on-road remote-sensing measurements and license plates images obtained in 2007 and 2008 by the California South Coast Air Quality Management District (SCAQMD). More than 80,000 vehicles were observed from fifteen selected study sites over fifteen days. Their plates, through anonymized registration records, revealed addresses at the census block group level, which have homogenous profiles by construction. Motorists’ profiles at different times of day display large variation, however, according to extended Cox model with a non-parametric baseline hazard, which is used to accommodate both the time-invariant and time-varying effects of the covariates. This study thus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to examine heterogeneity among motorists.  相似文献   
110.
Lack of detailed land use (LU) information and of efficient data gathering methods have made modeling of urban systems difficult.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hierarchical rule-based LU extraction system using very high resolution (VHR)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and geographic vector data. Land cover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remote sensing and several types of geographic data from the study area, City of Fredericton, Canada, are fused into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in order to develop a sophisticated LU Extraction Expert System (LUEE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how the proposed LUEES though a case study for residential uses in the study area. Morphological (individual-based) analysis at the building-level is carried out through a step-wis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hich differentiates residential and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results in an overall accuracy of 93.1%.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morphological analysis are then subject to a post-correction process using a spatial arrangement analysis, in order to further mitigate the misclassification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In this regard, Gabriel Graph connectivity examines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arrangements of urban features concerning different LU types. It is found that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analysis further enhances the residential LU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hich gives rise to an overall accuracy of 97.4%. It is believed that, equipped with such a powerful LU data collection tool and resulting detailed/accurate LU data, urban planners/modelers should be able to more reliably and precisely represent/predict economic interactions, activity locations, space and housing developments, business expansion, and trip patter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