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126篇
综合类   186篇
水路运输   134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01.
随着道路施工机械化、信息化与数字化集成水平的提高,沥青路面智能压实技术也成为研究与应用热点。有效检测沥青路面压实状态,并且能够准确判别与控制压实质量是实现压实“智能化”的关键,也是实现科学提升路面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基础。从沥青路面智能压实质量控制原理上进行分类讨论,主要包括机械振动响应、雷达反射波以及智能颗粒细观响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优缺点,为后续沥青路面智能压实的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2.
砂质海床特性极大地影响波浪与海工单桩基础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将多孔介质海床简化为刚性、 不可渗透固体海床,忽视了多孔介质海床对波浪能量的影响.研究砂质海床孔隙率、 介质颗粒平均粒径对单桩所受波浪荷载的影响,设计5种不同海床特性的波浪水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波浪条件下,砂质海床结构内部的孔隙流对波浪能量产生衰减作用,...  相似文献   
503.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基础配套设施的智能垃圾桶日益普及,其内置的监测传导装置可实时传输待清运垃圾量的相关数据,有助于解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随机性导致的环境负效应以及收运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基于智能垃圾桶提出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动态收运路径优化策略。首先,考虑收运车辆延迟到达导致垃圾溢出的环境负效应,建立以最小化收运总成本为目标的垃圾收运车辆路径预优化模型和动态优化模型。其次,采用粒子群算法预优化收运路径,得到初始车辆清运方案;而后基于待清运垃圾量实时数据,设计周期性与连续性结合的策略,并构建触发连续性优化的启发式规则以实时优化车辆路径。不同规模的标准算例实验和仿真算例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性与连续性结合的优化策略在总成本、惩罚成本和距离指标上均优于周期性优化策略,且在惩罚成本指标上的改进最为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降低由于清运不及时造成的环境负效应,为垃圾收运企业制定合理高效的清运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4.
为提高电动汽车制动时回收的能量,减少能源浪费,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的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首先,根据制动踏板信号得到当前制动强度,结合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策略分别得到前轴、后轴制动力。然后以车速、电池SOC值和制动踏板行程为输入,再生制动占比为输出,创建模糊控制器,且以制动时回收能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运用PSO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最后进行Simulink和AVL Cruise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NEDC工况下能量回收提升2.5%,在CLTC-P工况下能量回收提升1.56%。  相似文献   
505.
骨架空隙型级配碎石填料因其较好的渗透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透水型基床结构层,但其在不同级配下的抗剪强度特征及演化规律仍不明确。首先针对6种不同级配类型的碎石填料试样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的室内单调加载三轴压缩试验,进而采用考虑颗粒真实不规则形状的三维离散单元方法对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颗粒间接触、微观组构和颗粒运动等角度揭示了透水型级配碎石基层(UPAB)填料抗剪强度机理及其随级配变化的演化特征,验证了室内试验得出的级配影响规律及级配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细颗粒通过改变颗粒体系的内部排列结构(即各向异性程度)而直接影响级配碎石填料宏观抗剪强度,细颗粒含量对试样的剪切破坏形态有直接影响,随着细颗粒含量的减少,试样整体发生较大变形时表现为内部颗粒发生转动的比例下降但发生颗粒间滑动的比例增加;试样失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颗粒拓扑结构的改变,最终发展成不可逆的塑性变形;级配控制参数G/S=1.8时试样表现出最低的各向异性特征,相同应变条件下的颗粒旋转角均值最小,表明此时试样内部的颗粒堆积排列最优且抗剪强度最高,G/S=1.8可取作“填充密实”型与“残余空隙”型结构的分界;不同级配的试样内部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